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同济医院推荐:鱼刺卡喉急救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同济医院推荐:鱼刺卡喉急救法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jl.people.com.cn/n2/2024/0423/c349771-40820733.html
2.
https://m.familydoctor.com.cn/202403/3050254.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3A0A1EC00
4.
https://www.ezzyy.cn/zhongyiyaotese_details/148.html
5.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0823/806d9df5a46a4b34bb9f2613c2a0b518/c.html
6.
https://www.gzrch.com/content/3410/
7.
https://www.ehnjk.com/article/4321.html
8.
https://www.jiuzyoung.com/latest/remove-fishbone-stuck-in-throat/
9.
https://wsjkw.sh.gov.cn/jtjj/20241108/cea04497fcdc4cbd967a2b6df8794012.html
10.
https://www.healingdaily.com.tw/articles/%E5%90%83%E4%BB%80%E9%BA%BC%E9%AD%9A%E6%9C%80%E5%AE%89%E5%85%A8-%E9%A3%9F%E7%89%A9%E7%87%9F%E9%A4%8A/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主管护师彭蕾提醒:当遇到鱼刺卡喉时,请勿使用喝醋或吞饭等土办法,应立即停止进餐,禁食禁水,尝试催吐让咽喉部肌肉松动以呕出鱼刺。如果无法取出,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处理。此外,日常吃鱼时要细嚼慢咽,尽量选择少刺的鱼类如龙利鱼、鲈鱼等,避免危险发生。

01

鱼刺卡喉怎么办?

  1. 立即停止进食:包括喝水,放松咽喉尽量减少吞咽动作,舒缓情绪。因为情绪紧张,容易造成咽喉部肌肉收缩,异物可能卡得更紧。如果是儿童,应安抚其不要哭闹,以免鱼刺被吸入喉腔或食管。

  2. 轻咳催吐:轻微的咳嗽可以帮助清除浅表处的异物,但如果鱼刺已经嵌入较深的位置,剧烈咳嗽不仅无效,还可能使鱼刺更加深入,增加取出难度。

  3. 及时就医:如果发现鱼刺卡的位置深、不好拔、看不到或搞不定的,这时候要尽快到就近的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治。有些在咽喉位置深的鱼刺要在电子喉镜下取出来,这也是异物刺伤时最恰当的处理方法。如果医生经过初步检查未能看到鱼刺,根据具体的情况,可能会建议先观察,也可能会建议完善影像学检查来排除鱼刺进入食道的可能,如已进入食道,就要通过食道镜或胃镜取出。若鱼刺卡喉时间过久导致咽喉、食道已经红肿溃烂,则要等先进行治疗,消炎消肿后再取出鱼刺。

02

哪些处理方法是错误的?

  1. 吞饭团或馒头:许多人认为可以通过吞咽大块的食物(如饭团、馒头)将鱼刺带下去。然而,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因为较大的食物可能会把鱼刺推得更深,甚至可能导致鱼刺被带到食管,刺穿食管及食管旁组织。

  2. 喝醋:有些人相信喝醋可以软化鱼刺,使其更容易排出。但实际上,醋的酸度不足以在短时间内软化鱼刺,而且过量饮用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或其他问题。

  3. 大量喝水:喝水虽然不会直接伤害到你,但它也不能有效地帮助移除鱼刺。如果鱼刺已经卡得很深或者位置特殊,水无法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可能让情况变得更复杂。

  4. 使用工具自行尝试取出:使用镊子、筷子等工具自己动手取刺也是非常不推荐的做法。非专业人士操作不当容易损伤咽喉组织,增加感染的风险,并且可能会推动鱼刺至更难处理的位置。

03

如何预防鱼刺卡喉?

  1. 选择安全的鱼类:在购买鱼肉时,尽量挑选刺少、肉质细腻的鱼,例如鲈鱼或鳕鱼。对于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剔除鱼刺后再让他们食用,确保安全。

  2. 谨慎烹饪:通过炖煮等方式将鱼肉做得更加软烂,或者选择去骨鱼片,减少鱼刺的威胁。

  3. 细嚼慢咽:吃鱼时不要大口吞咽,细嚼慢咽才能有效避免鱼刺混入食物中。

  4. 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教育家人特别是孩子关于进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进餐过程中避免大笑、打闹等。

04

哪些鱼类相对安全?

  1. 低汞鱼类:如三文鱼、鲈鱼、沙丁鱼、凤尾鱼、大黄鱼、罗非鱼等。

  2. 贝类:如蛤蜊、蟹、牡蛎、扇贝等,物美价廉,也是可以选择的。

  3. 注意事项:即便是安全鱼类,也要注意适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正常成年人每周建议吃2次鱼,差不多300~500克的量。做鱼时以清蒸为好,尽量避免煎炸烧烤的方式,以免破坏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也防止因为煎炸烧烤而增加致癌物的含量。

鱼肉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富含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和视力发育有益。但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才能让餐桌上的鱼肉吃得更安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