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嵖岈山:《西游记》取景地的文化密码
探秘嵖岈山:《西游记》取景地的文化密码
1999年版《西游记》续集的播出,让嵖岈山这座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的名山声名鹊起。作为央视版《西游记》续集的主要外景拍摄基地,嵖岈山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完美还原了《西游记》中的神话世界。
嵖岈山属于伏牛山东缘余脉,海拔786米,形成于1.4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景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奇石林立,形态各异,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山”。主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拥有九大奇观、九大名峰、九大名洞等300多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石猴、睡唐僧、醉八戒等与《西游记》故事高度契合的自然景观。
《西游记》续集中多个经典场景都在嵖岈山取景拍摄。比如《泪洒隐雾山》《绝域变通途》《收付青牛怪》等单元,都充分利用了嵖岈山的自然地貌。景区内的黑风洞、乌公洞等洞穴,以及花果山、六峰山等山峰,都成为了剧中场景的原型。特别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行走的山路,就是在嵖岈山的山间小道上拍摄的。
事实上,嵖岈山与《西游记》的渊源远不止于此。据考证,淮安才子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曾途径嵖岈山并在此居住。景区内的吴公洞,据传就是吴承恩的居住地。这里的自然景观,如石猴、睡唐僧、醉八戒、白龙马、定海神针等,都为吴承恩提供了创作灵感。
除了与《西游记》的渊源,嵖岈山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唐代玄奘曾三次登临此山,在雷音寺讲经收徒,并翻译《摄大乘论》十三夹。清代乾隆皇帝更是三次游览嵖岈山,留下了“乾隆探险洞”和“顺天宫”等历史遗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发展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
如今的嵖岈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完美融合的5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座见证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活生生的博物馆。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追寻《西游记》的足迹,感受这座神奇山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