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的奇迹工程
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的奇迹工程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大桥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公里的桥梁组成,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公里为岛隧组合;隧道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这座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不仅在长度上创造了世界纪录,更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工程技术创新突破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团队首创了外海人工岛深插钢圆筒快速筑岛方法,研发了八锤联动振沉系统,将原本需要3年的成岛时间缩短至7个月。针对深埋、大回淤特点,创立了深埋沉管隧道半刚性结构设计理论及结构体系;发明了可逆式主动止水最终接头及安装方法,实现了6000吨级最终接头,在水下28米深处完成高精度对接,贯通精度达2.6毫米的世界纪录。
大桥建设团队还创建了8万吨级巨型沉管浮运安装成套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沉管工厂法预制技术,创造了“1年安装10节”的中国速度。同时,团队还研发了新型浇注式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超大规模钢桥面铺装自动化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钢桥面铺装规模化生产,使钢桥面铺装施工效率提高2至3倍,铺装疲劳性能提高3倍以上。
大桥的深远影响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不仅大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出行,还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桥的建设带动了岛隧连接线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同时,它也为周边地区的工业和商贸活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2023年5月,粤港两地政府宣布“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符合条件的香港私家车自2023年7月1日零时起可以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省。该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香港私家车进入内地难的问题,实现粤港之间更为密切、更为便捷、更为自主的交通出行服务,促进了电子牌照、海关免担保、保险等效互认、网上跨境申办等软联通规则的解决落实,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对实现粤港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港车北上”的实施为香港私家车进入广东省提供了更便捷自主的出行服务。该政策实施一年来,得到香港市民的热烈响应,往返两地车流数据屡创新高,推动大桥车流量持续增加,促进粤港澳三地文化、经济互联互通与交流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
据边检部门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16时,港车北上车辆超过95万辆次,完成“港车北上”备案的驾驶员已超过8.2万人次,车辆已超过6.7万辆次。自驾“北上”已成为当前香港居民入出内地最热门的跨境方式之一。
展望未来
港珠澳大桥作为港车北上的唯一通道,持续发挥三地经贸发展的新引擎职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经珠港飞”等利好政策加持下的港珠澳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为世界级湾区带来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