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理查德·乔丹·加特林:从医生到武器大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理查德·乔丹·加特林:从医生到武器大师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A877KV05567OP2.html
2.
https://www.sohu.com/a/826190271_122004016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F%AF%E7%88%BE%E7%89%B9%E5%85%AC%E5%8F%B8/4427060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B0%94%E6%B8%A9%C2%B7%E9%9A%86%E7%BE%8E%E5%B0%94
5.
https://www.bbc.com/zhongwen/resources/idt-4f79d09b-655a-42f8-82b4-9b2ecebab611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0%9E%E7%AC%91%E8%AB%BE%E8%B2%9D%E7%88%BE%E7%8D%8E%E5%BE%97%E7%8D%8E%E8%80%85%E5%88%97%E8%A1%A8
7.
https://www.9game.cn/news/1623405.html
8.
https://www.ahavah-institute.org/858749934179
9.
https://www.cnblogs.com/apachecn/p/18461383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4%B8%96%E7%BA%AA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1/17/31918354_1117912723.shtml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A-10%E9%9B%B7%E9%9C%86%E4%BA%8C%E5%BC%8F%E6%94%BB%E6%93%8A%E6%A9%9F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在战地医院工作的医生理查德·乔丹·加特林,每天都在目睹着年轻士兵因战争而遭受的惨状。作为一名医生,他原本的任务是救死扶伤,但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的时代,他却常常感到无力。

面对战争带来的巨大伤亡,加特林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发明一种新型机枪,通过提升单兵作战效率来减少战场上的伤亡人数。他认为,如果几个人就能拥有相当于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战斗力,战争就会更快结束,从而减少伤亡。

1861年,加特林借鉴了左轮手枪的原理,开始着手设计这种新型机枪。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在1862年成功设计出了第一款加特林机枪。这款机枪采用了多管旋转设计,通过手动摇柄转动多个枪管,实现连续射击。每个枪管在旋转中完成装弹、发射和退壳动作,初期版本每分钟可发射200发子弹。

然而,加特林并未满足于此。他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1865年,他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设计出了一种转管机枪。这款机枪的每一根枪管都配备了独立的击针,使得射击速度和火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此后,加特林又进行了多次完善,将弹膛和枪管分离,并加入了撞击火帽,使得机枪的设计更加成熟。

1866年,加特林机枪终于正式被美国陆军部队所采纳,并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在著名的七日会战中,北方军凭借12挺加特林机枪和一万多发子弹,对南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一位随军的战地记者这样描述道:“加特林机枪射出的子弹如同镰刀收割麦子一样,成排地扫倒对方士兵。”

尽管在南北战争时期,加特林机枪并未被大面积装备到军队中,但其惊人的威力仍然导致了数万人的丧生。自1884年起,随着管退式、半自由枪机式等原理的自动武器相继问世,加特林机枪因体积庞大、重量过重以及容易炸膛等弊端,逐渐被真正意义上的机关枪所取代。这款机关枪便是马克沁机枪,它巧妙地利用发射时的残余能量完成抛壳、装填等一系列动作,实现连续发射。

马克沁机枪在索姆河战役中展现出了其恐怖的威力。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在德军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压制下,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据统计,英军伤亡人数高达41.9万,法军也有20.4万士兵伤亡,更有数万人下落不明。

后来,加特林在自传中回忆,他发明机枪是为了减少士兵参战的比例,降低因战争导致的死亡。然而,结果却与他的美好愿景背道而驰,加特林机枪最终成为了战场上最冷酷无情的杀人利器。

加特林机枪虽然在现代战争中已经被更先进的武器所取代,但它作为现代机枪的先驱,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最初的4管到后来的6管甚至10管,再到电动或燃气驱动的现代化改进,加特林机枪不断优化以适应战争需求。20世纪50年代起,加特林原理被应用于M61火神炮等高速自动武器系统,广泛装备军用飞机。M61火神炮采用6根枪管,射速高达每分钟7200发,是F-104战斗机等军用飞机的标准装备。M134米尼冈机枪则基于M61改进而来,用于直升机和轻型车辆,有效射程达1000米。

加特林机枪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战场上的火力密度,也标志着机枪正式走上了战争舞台。然而,加特林个人的悲剧性结局,也引发了人们对科技发展与战争伦理的深刻思考。一个原本希望减少伤亡的发明,最终却成为了战场上最冷酷无情的杀人利器。这或许正是人类历史上无数科技创新的共同悖论:科技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人类如何运用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