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人鉴赏《谦让》:张信哲X王靖雯,两代歌手对情歌的美学复兴
乐评人鉴赏《谦让》:张信哲X王靖雯,两代歌手对情歌的美学复兴
《有歌2024》最新一期中,张信哲选择与王靖雯合作演绎《谦让》,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首"惨情歌"在两位歌手的精彩演绎下,展现了传统情歌的魅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场合作的亮点。
虽然蔡健雅和李宇春都表示更被周林枫的《阿嬷》打动,张信哲也承认自己唱过很多讲述感情中弱势地位的情歌,但他还是选择了《谦让》。在当下这个言必谈"emo"的时代,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传统情歌"已经不多见了。张信哲愿意与新一代歌手合作,继续创造和坚守这种"传统"。
《谦让》确实是一首"惨情歌",它直抒胸臆地讲述了一段感情中的飞蛾扑火与灰飞烟灭。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歌曲仿佛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催化剂,在短视频的emo片段、歌词的自我对照以及深夜的触动中,让人们宣泄遗憾并得到慰藉。虽然类似的歌曲在短视频中已经司空见惯,但张信哲和王靖雯的合作依然让人眼前一亮。两人的嗓音通过极具代入感的诠释,让本以为苍白的情感变得生动,重新找回了"惨情歌"本质上的感动魅力。
从主歌段落开始,两人的演绎交错进行。王靖雯以标志性的鼻音和拖长尾音的唱腔营造强烈的听觉氛围,而张信哲紧接着用"无关身边谁陪着/都已经习惯了用距离感阻隔"将故事带入听者的心灵,展现出爱情的无望、压抑以及"后坐力"。副歌部分,两人交替演唱"我早就忘了",将"心口不一样逞强"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随着间奏中键盘、电吉他和贝斯的密集敲打,仿佛让人看到在暴雨之夜,那些表面上平静却内心疯狂呐喊的"谦让"。
张信哲展现了其极具层次感的情歌诠释功力。听众可以感受到他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处气息的精准拿捏。虽然他这次更多是作为"配角",从定调到和声演唱都以王靖雯为主,但这种"谦让"反而激发出了王靖雯更有设计感的声音感染力。听众在她标志性的唱腔之外,强烈感受到了这个年轻女孩用声音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她越发饱满的天赋与努力。
人们听情歌,最重要的是"可信"。在张信哲的歌声里,听众感受到的是始终不变的真挚,就像面对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毫无保留地袒露感情的伤口,而他,会懂得、会记得,也会陪伴着听众一起好起来。
这次《谦让》的合作非常适合张信哲,其听感让人联想到他在《爱如潮水》《过火》《不要对他说》等经典作品中展现的忧伤、深沉但又炙热、明亮的音色。相较王靖雯的版本,哲哥的加入为《谦让》带来了丰富的和声设计。张信哲在与后辈新人的合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会用自己的和声,既让作品有一个听感的立体平衡,又能通过烘托来帮助新人的音色更为突出和有辨识度。
在《谦让》这首合作中,张信哲尤其是在后半部分,甚至给人一种领航员的感觉,用自己声音的明亮,指引而不是盖住王靖雯的音色,让王靖雯的歌声能够在前辈的带领下,体现出更多决绝和坚定的情绪和声音力量。
而且,张信哲即使在和声部分的音色也同样好听,不喧宾夺主,不会抢主声部的戏,但音色的干净透亮和磁性,又永远吸在旋律线上进行优美的勾边,让音乐的歌声部分,有更立体的花边。
这,可能就是张信哲作为华语乐坛前辈的"谦让",既让一首后辈的歌曲,因为他技术上加持而有了新的模样,而且因为在细节上的一些设计,让新人能够在前辈的推动上,拥有更多的力量。
甚至哲哥还管"信后",在张信哲成都演唱会上,他还做到了"张信哲演唱会现场帮王靖雯打歌","监管"歌这有没有为这期《有歌2024》的王靖雯投票,这样的前辈,谁不爱?
张信哲在成都演唱会上说,所有歌手最珍惜的,就是坐在台下无条件支持他们的"知音人"。到了哲哥当下的这个生命阶段,他认为此时此刻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善用自己的力量跟影响力,把优秀的年轻音乐人,推荐给更多的"知音人"——这也是张信哲之所以愿意在百忙中抽时间参加《有歌2024》的真正原因。
张信哲与王靖雯在《有歌2024》合作的《谦让》真的非常好听,好听到让张信哲忍不住在成都演唱会上,向所有歌迷再推荐一遍。哲哥说,要在下一轮演唱会把《谦让》这首歌收进歌单,甚至还表示要把王靖雯本人也请到演唱会现场来!像张信哲这样的天王级咖位,仍然愿意亲自为新人打歌,实属乐坛之福。
我在《谦让》里听到的,是张信哲身为乐坛前辈的"谦让"。张信哲是圈中有口皆碑的谦谦君子,他知道新人需要更多机会,所以在某些段落甘于退守和声,把更流光溢彩的华章,留给新生代歌手尽情展现自己的特色。我有时候其实怀疑,并没有太多的前辈艺人会愿意像张信哲这样去做。所以,哲哥的听众真的没有爱错人!
"我早就忘了,你美化的未来的模样",是让我在《谦让》里再三品味的一句。张信哲除了把这句唱得晶莹剔透、入木三分,也让我不禁联想到,华语乐坛在我们想象中的未来的模样,到底是什么样子?要通往美好的未来,靠的不是说空话,而是应该每一个人都像张信哲这样,"谦让"地去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
张信哲在成都演唱会现场帮王靖雯打歌,就是他们在「有歌2024」合唱的《谦让》,演绎伤感抒情是张信哲最擅长的部分,没曾想两个人的声音也很搭。他们的对唱更像是一种对话,男女声在不同时空各自登场,一个唱的是宽容,一个唱的是克制,完全用人声带入情绪,足以证明两位歌手的声音魅力,也给了听歌的人一种沉浸式体验和同频共振的共鸣感。
副歌部分张信哲高亢清亮的声线唱出"我早就忘了/你带给的那些痛和伤",提供给听歌人一种清醒后的心痛感觉。哲哥的声音总是既能给人带来平静,又可以听到激昂澎湃,令人动容。他演唱上的带动,也让王靖雯的音色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唱得比个人版更有辨识度。
情歌王子当了三十几年,张信哲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尝试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尝试与不同的新人合作,永远都会给人一种新鲜感。看了他这次的演唱会也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很多编曲和演唱都很前卫,还有与当下流行的年轻音乐人合作的新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喜欢看到前辈歌手不断突破自我的决心,经典带来的感动并没有时间的限制,好的音乐无论何时听都能够撼动人心,期待看到哲哥在「有歌 2024」有更多充满新意的合作。
在贝斯所营造如梦似幻的声音画面中,张信哲和王靖雯以《谦让》奉上又一场精彩的"有歌2024"现场表演。这是一首深具广泛意义之"好听"的歌:它有明确清晰的主副结构,主歌承担情感的堆叠和积蓄,副歌开展直白的表意和抒发,不委婉、不晦涩,情绪传达快,所讲所述也能让听众迅速消化。但"好听"不等于"好唱",更不等于"简单",越是这样的作品,越考验歌手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和诠释水平。
张信哲作为高超的情歌演绎者,自然能够准确解构歌曲暗藏的情感要点。他将主歌唱句赋予复杂的轻重缓急,但在听感上又流畅统一,没有为之而行的做作刻意。如"无关身边谁陪着/都已经习惯了/用距离感阻隔",其中音色和音高的微妙变化,将情境悠然烘托,细细品味,又能感受其中的情绪峰谷。两人巧妙的配合也让演唱充满对话感,步调一致,叙述集中,有分工,却不散形。副歌情感抬高,强烈的表达来来回回,也能听到张信哲对曲意延伸的创新想法,而不仅限于对高音、转音的简单完成。
歌词方面——"我早就忘了你美化的未来的模样/我早就忘了滥用承诺讨谁的原谅/抛开感情幻想/就别互相谦让",这样的措词下笔有一种冷静、中立、淡定、无谓的情绪释放,没有爱而不能的戚戚哀哀,没有咬牙硬装的勉勉强强,而是自心而出、毫无踟蹰,仿佛站在第三方视角,以"准局外人"的姿态冷漠旁观。张信哲的演唱,也精准表达出这种情感。最后一段"我早就忘了你带给我那些痛和伤"即是此唱商的标志展现。那是即便你看不到他演唱的表情、也能自其长句的节奏与咬字听到的戏剧情绪,那是在深度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后,再通过歌声传达到位的感性能量。
音乐审美不只停留在押韵的词、婉转的曲,有些呈现在表面的东西,自有其藏匿的、涌动的自我生命力。一首歌也是如此,这也是一种自经验而来、又不断创造的新意识,细听张信哲,一首歌就可以品味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