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传统习俗:从穿新衣到拜年,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大年初一的传统习俗:从穿新衣到拜年,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大年初一,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传承。从穿新衣、拜年、吃特定食物到各种禁忌,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年初一的传统习俗,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
拜年与压岁钱
拜年是大年初一的重要习俗之一。在这一天,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要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压岁钱的风俗由来已久,其寓意为“压祟”,意在镇恶驱邪,保佑小孩平安。
特色饮食
大年初一的饮食也颇具特色。早餐通常会食用汤圆、年糕或春卷。午餐则一般“吃斋饭”,即素食,寓意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祭祖仪式
正月初一,人们会进行祭祖仪式。不论男女老幼,都要衣冠崭新,堂前点燃红烛,以茶果、粉圆、年糕祭祖和祀神,焚香叩头,献供新茶,以祈一岁康宁。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或者对着祖先的遗像祭拜,此举既是慎终追远,不忘祖先恩德,也是阐扬敬祖追宗的美德。
拜年礼仪
拜年时,人们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尤其是孩子要“穿新衣”。来客一般都携礼品。招待客人必请喝“元宝茶”,茶内放有青果或将青果置于茶盖顶。还要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
《抬头见喜》(林昱希作品,市美协供图)
《沪上年俗图?拜年》(罗希贤作品)
昔日上海,过年穿上新衣服的小朋友们
拜年顺序与禁忌
拜年有远近亲疏之分,以前,年初一,父母会带着小孩去长辈家;年初二留给亲戚朋友;再远一点的亲戚,就放在年初三之后了。此外,大年初一还有一些禁忌,如这天不动扫帚,假使非要扫地,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新年里也不可打碎家中物件,如果不小心打碎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此外,也不宜动气、吵架,待人接物和和气气,彼此见面时须说贺年吉利话。
大年初一的传统习俗,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寄托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让我们在传承这些习俗的同时,也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