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西河津:古迹探秘与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西河津:古迹探秘与文化传承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9A080EP00
2.
https://www.sohu.com/a/811300518_121165470
3.
https://www.sohu.com/a/830174032_121123748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7/doc-inehmrar9080311.shtml
5.
https://you.ctrip.com/travels/chugokuchiho21364/4147568.html
6.
https://chubu.letsgojp.cn/archives/320566
7.
https://assets.msn.cn/content/view/v2/Detail/zh-cn/AA1vWsYl
8.
https://www.klook.cn/zh-CN/destination/p50223620-izu-panorama-park/5-tour/
9.
https://tokyo.letsgojp.cn/archives/639764

“鱼跃龙门”的传说,让河津这座城市充满了神秘与魅力。作为司马迁、薛仁贵等历史名人的故乡,河津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城市。

01

龙门山: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位于秦晋交界处的禹门口,悬崖壁立,横出天汉,黄河自西北山峡中咆哮而出,洪涛巨浪,蔚为壮观。这里便是遐迩闻名的古耿龙门。“龙门,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这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的一段记载。早在远古时期,强烈的地壳运动,外加黄河的长期冲击,状如门阙的龙门峡谷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逐渐形成。据传,自然形成的河道十分狭窄,浩荡的黄河水下流不畅,泛滥成灾,于是,大禹率先民经4年苦战,将狭窄的山口开凿成如今的龙门。从此,河水畅通无阻。后人为纪念大禹功德,尊称龙门为“禹门”。大禹治水13年,这种“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未至龙门,远远地便可看到一座红白相间、穿破天堑的现代化大桥凌空飞架于黄河之上,这便是横跨陕西与山西两省的禹门口黄河大桥。自龙门古渡码头乘船,一路沿黄河逆流而上,禹门口黄河大桥逐渐远去,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河流在身边奔流不息,浪花飞溅,仿若一条黄色的巨龙在峡谷中穿梭。不到半小时,便可到达黄河最窄之处——石门,仅有38米宽的水面两侧,山崖峭壁高耸入云,仿佛一直守护着这条古老的河流。

位于龙门与石门之间,垂直的悬崖峭壁上,是北魏时期依地势人工开凿的“之”字形古栈道——黄河大梯子崖,由这条巧夺天工的千年古道拾级而上,沿途的崖壁上凿痕虽历经风雨,仍清晰可辨,令人震撼。黄河就似在脚下奔腾呼啸,登至崖顶后从空中鸟瞰,大梯子崖的365级石台阶宛如在巨大的崖壁上悬挂着,人行于其上,似在飞檐走壁,无愧其称号——“天下黄河第一挂壁天梯”。

“两山对立禹门开,中有黄流万里来。三汲怒涛翻石壁,千层巨浪起风雷。”几千年来,龙门胜景成为众多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吸引了司马光、欧阳修、薛瑄等众多名家前往游览,吟诗作赋、挥毫泼墨。

如今,黄河龙门景区和黄河大梯子崖景区的建设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在两个景区内不仅可以看到复古的建筑,亦可以看到现代化的游客服务中心、高空玻璃栈道、高空秋千等。无论是乘坐游船还是乘坐“跃龙天梯”,总能感受到黄河不同的壮丽。

02

薛仁贵故里:唐朝名将的传奇人生

作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故乡,河津的薛仁贵故里景区不仅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还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薛仁贵(614年—683年),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平辽王。薛仁贵故里景区内保存有薛仁贵的故居、祠堂等历史建筑,展示了这位名将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

03

子夏书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两千多年前,孔子高徒卜子夏定居龙门,筹划开展他一生的事业——传播孔学,史称“西河设教”。如今的河津,为了纪念卜子夏,除尊师重教、捐资兴教外,还将“子夏书屋”作为重要的政府工程,打造专属的文化地标。

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古典唯美的“时光隧道”、弧度柔和的木质书架、精心分类的各种藏书、雅致舒适的休闲阅读区、现代化的大数据平台、让人身临其境的“VR观影区”、可提供有声读物的“耳机森林”、可录制朗读作品的专业“朗读亭”、免费的茶包和速溶咖啡、24小时微型自助图书馆……这是位于河津城区中心新耿北街转角的一处免费阅读场所——转角广场子夏书屋。书屋闹中取静,四周绿意盎然,卜子夏的雕像在书屋后院静静矗立,守护着这片书香与宁静。身处书屋,用心享受阅读时光,时间仿佛都慢下脚步。夜色降临,书屋内的温馨光影和安静阅读的身影相遇,又是另一番景象。

像这样建于市区公园内的书屋,在河津已有3个。除了转角广场子夏书屋,还有位于曲径通幽之处、因地制宜建立的子夏书屋曲径园分馆,以及立于湖光山色之中、独具历史韵味的子夏书屋文清阁分馆。另外,河津还推动图书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农村。尽管每个书屋有着不同的风格,但都在以同样的高标准免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使用借阅证可以实现与山西省图书馆的通借通还。

河津市图书馆馆长王世斌介绍,为建设书香河津,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早在2021年,河津市委、市政府便启动了子夏书屋建设工程,以河津市图书馆为总馆,打造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社会化、信息化、标准化。如今,以先贤卜子夏命名的子夏书屋已成为河津的新文化地标,每个书屋的内部设计也融入了本土文化元素。

近日,位于阳村街道东辛封村的子夏书屋东辛封分馆正式开馆,这也是河津建成投用的第12个子夏书屋和首个乡村子夏书屋。王世斌介绍,东辛封村是先贤卜子夏西河设教的核心区域,在此设立子夏书屋分馆,是对子夏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标志着书香河津建设真正实现由城市向农村延伸覆盖。

王世斌告诉记者,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子夏书屋向农村延伸工作,下一步继续加大投入,建设清涧街道叠翠园分馆,同时正在规划设计子夏书屋僧楼镇分馆等。子夏书屋是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阵地,对推动全民阅读,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河津城乡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04

河津窑:千年琉璃的辉煌

“中国琉璃数山西,山西琉璃看河津”,山西是琉璃的发源地,河津则是琉璃的故乡。“河津窑”发现之前,灰陶琉璃这张文化名片早已源远流长。北京故宫、解州关帝庙等重要历史文物在建设中都大量使用了河津灰陶琉璃产品。

《河津市志》载,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唐、宋、金各代瓷窑遗址的分布图中,均有河津。尤其是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宋金瓷窑址,完整反映了河津固镇窑从瓷土加工—制坯—晾坯—挂釉—烧造等一系列制瓷流程,充分佐证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金元时期,河津制瓷业已经在北方地区达到了领先地位,填补了山西没有相关制瓷遗迹的空白。

琉璃制作技艺复杂,一块瓦要经过16道工序,花49天方可制成,素有“一片瓦一两银”之誉。河津吕氏被誉为“琉璃世家”,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是当时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琉璃制作家传工匠。据《山西琉璃》《河津县志》等资料记载,吕姓匠师所制的琉璃早就用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

1993年,日本鸟取县慕名中国古琉璃技术,在河北省建设厅、河北省古建研究所、中日友好协会的联系和邀请下,彦堂吕氏祖传琉璃灰陶工艺厂为日本鸟取县设计制作了燕赵园全部琉璃构件,日本建筑学者对其精湛制作工艺连连称道。

05

美食与特产:品味河津的味道

河津的美食和特产同样值得体验。河津梨枣全称为龙门梨枣,以口感上乘、品质高、营养价值高而闻名遐迩,尤其是老人非常适合食用河津梨枣。泡泡油糕使用面粉为原材料,使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等作为馅料,用油炸的方式制作而成。河津的泡泡油糕吃起来以口味独特,酥甜可口而闻名。石子馍是一道非常古老的食品,被称为中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河津人作出的石子馍最大的特点是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古时候,河津人出远门随身携带的干粮都是这种石子馍。

06

结语

河津,这座被誉为“华夏龙门,大河要津”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黄河的雄浑,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品味到文化的魅力。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热爱自然风光的旅友,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旅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