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年初一:从岁首祈年到春节盛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年初一:从岁首祈年到春节盛典

引用
新华网
10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5f39e2f4af8b57f8c92c642bbf1a238a
2.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5/0128/c40531-40410448.html
3.
http://www.chisa.edu.cn/issues/2025cj/tradition/202501/t20250126_2111300359.html
4.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14/d5094ca144814999986c5cf3e8fe5f14/c.html
5.
http://www.donghe.gov.cn/bmgzdt/25074293.jhtml
6.
https://nyncj.xinyang.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4&id=10385
7.
https://www.acabridge.cn/hr/xueshu/202501/t20250127_2653743.s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7%AF%80
9.
https://e.weather.com.cn/news/2025/01/4056304.shtml
10.
https://www.picnicfood.com.tw/baike-detail/13/46/142?srsltid=AfmBOooHxzlZxNu1EqhHrWe9bIhpMvh-UONVAi8AJigGeZ9qSXiTDHu5

大年初一,这个承载着中国人千年记忆的日子,究竟从何而来?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才成为今天这个充满喜庆与团圆的节日?

01

岁首祈年:大年初一的历史渊源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岁首祈年祭祀。早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通过观察太阳和星辰来确定时间。浙江浦江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就有明确的太阳图案,以及与《周易》八卦相似的“卦符”。这些发现表明,古人很早就开始“观天象、授农事”,并逐渐形成了春节民俗的雏形。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人在宇宙运行、日月交替和自然变化中,发现了12个月和二十四节气。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年”“春”“节”等字。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商王武丁时期的刻辞卜骨上,记载了商王要求属民新春到田地里进行翻耕种田的内容,这表明“年”字最初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夏朝出现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商朝则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十二月初一为新年。周朝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十月为正月的新历法。直到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等人改革历法,制定《太初历》,才正式确定正月初一为岁首,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02

传统习俗:大年初一的民俗文化

大年初一的习俗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清晨,家家户户都要放“开门炮仗”,以示辞旧迎新。炮仗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着新年红红火火。

随后,人们早早起床,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则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除了这些主要习俗,还有一些有趣的禁忌。比如,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不能动刀剪、不能动针线、不能往屋外泼水……尽管这些禁忌习俗并不科学,但大过年的讨个好彩头,总归都是为了新一年顺顺利利。

03

时代变迁:大年初一的现代演变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历法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引进了西洋历法,以公历为标准纪年。从此,中国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公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另一种是传统社会的农历体系,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

1914年,北京政府内务部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的建议并获得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则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头上。

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了辛亥革命的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给予了特别关注,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农历大年的统一称呼。

04

文化传承:大年初一的时代意义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蕴含着团圆、和谐、祈福等文化价值。

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12月,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春节文化正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大年初一,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节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承载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始终是中国人最温暖的节日记忆,是中华文化最璀璨的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