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一百问: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家庭教育一百问: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个来自深圳的案例引发了家长们的关注:一位名叫梁先生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非常爱哭,不能接受失败,只能听表扬的话,不能接受批评,输不起,害怕打击。这样的"玻璃心"状态让梁先生十分担忧。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让我们听听两位专家的专业建议。
专家观点
王秋英,深圳市妇联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专家、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表示:
有的孩子比较敏感,特别在乎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所以显得有点“玻璃心”。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适当给孩子提供适当的陪伴和帮助,引导孩子专注在游戏的过程,减少对事情结果的关注。
同时,父母应给予孩子处理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孩子需要相当多的时间来处理情绪。当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跟孩子讨论下处理情绪的技巧。敏感的孩子,需要父母付出比较多的耐心。
刘国艳,深圳市妇联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0-3岁托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家庭建设专家智库专家建议:
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帮助他逐渐建立坚韧不拔的品格,并减少“玻璃心”的现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育建议:
一、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当孩子哭泣或表现出挫败感时,要接纳他们的情绪,让他们知道遇到挫折感到难过是正常的,并且你理解他们的感受。
二、鼓励孩子用言语表达情绪:当孩子受到挫折情绪消极时,家长要教孩子用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哭泣、懈怠等消极方式发泄情绪,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三、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与孩子一起设定合理期望与目标,让他们知道成功需要付出努力,逐步挑战,要正确看待失败,以及遇到失败的应对方法。家长需要定期耐心观察孩子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受到挫折时给予关爱,让孩子懂得正确面对挫折,并为孩子提供有利的家庭支持与安全感,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技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一个长期且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过程。家长不仅要成为孩子的避风港,更要成为他们成长的助推器,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风雨,都能勇往直前,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