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愚园路100周年:探访张爱玲的文学摇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愚园路100周年:探访张爱玲的文学摇篮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71677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8A03ZE900
3.
http://sh.people.com.cn/n2/2025/0123/c134768-41118976.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77747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5A01Y5C00
6.
https://www.ccphistory.org.cn/shds/ssjc/content/22aec30f-2e42-4c27-b197-f16ad757e459.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2/18/39305010_1139170799.shtml
8.
http://sh.wenming.cn/cnwmw/cn_wcnr/cn_zygydddr/202010/t20201009_5809996.htm
9.
https://hkcna.hk/docDetail.jsp?id=100586403&channel=2803
10.
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255112798883090432/h5/content_1255112798883090432.html

今年是愚园路建成100周年,这条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历史变迁的街道,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目光。作为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愚园路全长约3公里,沿途分布着名人故居、纪念馆和特色商店,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与海派文化。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研究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

01

张爱玲的文学摇篮

在愚园路众多的历史建筑中,常德公寓无疑是最具文化气息的一座。这栋建于1936年的公寓楼,原名爱丁顿公寓,位于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常德路路口。公寓的外立面是少见的象牙粉色,夹嵌着咖啡色的线条,像女人们常用的胭脂粉底,又像极了女士们爱吃的巧克力千层。

从1939年到1947年,张爱玲先后居住在常德公寓51室和65室。在这段时间里,她创作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封锁》、《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创世纪》、《金锁记》、《流言》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开启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成为海派文学圣手。可以说,常德公寓是张爱玲人生最华彩的篇章,见证了她“出名要趁早”的传奇人生。

02

建筑特色与文化价值

常德公寓是一座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由意大利房产商开发,最初居住者多为社会中上层人士。公寓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象牙粉色的外立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咖啡色的线条则增添了几分稳重。建筑的细部装饰简约而不失精致,体现了当时西方建筑风格与上海本土文化的完美融合。

公寓内部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张爱玲曾形容公寓是最理想的生活场所,因为“公寓的气质是清傲的、隔绝的,世事沧桑不留痕迹”。这种清傲与隔绝,恰好与张爱玲内敛、敏感的个性相契合,为她的创作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03

开放与参观

如今的常德公寓作为历史保护建筑,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还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公寓一楼开设了一家咖啡厅,环境优雅,很容易让人错过。坐在咖啡厅里,品一杯香浓的咖啡,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张爱玲当年的生活气息。

对于文学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来说,常德公寓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访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风情,也可以体会到一位文学巨匠的成长历程。虽然公寓内部不对外开放,但站在楼下,仰望那些见证了历史的窗户,依然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在愚园路10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走进常德公寓,感受这座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缅怀那位用文字雕琢爱情与人性的传奇女子——张爱玲。她的故事,如同这座建筑一样,将永远留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