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打卡:天津杨柳青年画展
新春打卡:天津杨柳青年画展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传统杨柳青年画的独特魅力,还融入了现代创新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创新之作:《金蛇纳福》
在杨柳青古镇的一间画坊里,年逾古稀的霍庆有正聚精会神地彩绘一幅“过年的画”。这是他耗时4个月专为蛇年设计的新年画作品《金蛇纳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他用画笔轻蘸各色颜料,沿着木版印制出的墨线轮廓缓缓晕染。于是,由一条盘蛇和一柄如意组成的多彩“福”字年画完成了。
“仔细瞧,这幅作品里含有蟠桃、灵芝、荷花、蝙蝠、铜钱等多种元素,象征着喜庆、祥和、长寿、生财等,饱含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霍庆有手执画笔说道。这幅年画不仅秉持一贯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传统技艺,还蕴含着他的新巧思。“过去的年画以刻绘场景故事为主,今年我将‘福’字、生肖、年画巧妙融合,实现创新。”霍庆有说,这批年画尚未完成,却已经收到了不少订单。他计划以蛇年为起点,每年创作一幅“福”字生肖年画,烘托年味儿。
展览亮点: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本次年画展以“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为主题,通过创作展示一批优秀年画作品,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营造文明祥和节庆氛围,让传统春节更有年味,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盈。本届展览通过定向邀约和全国公开征稿两种方式进行作品征集。广大美术家和新年画艺术创作者踊跃参与,在不到一个月的动员时间里,共收到投稿近5000件,充分体现了新年画艺术的魅力。经过专家组多番挑选,展览共评出入选作品223件。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内容多样,绚美多彩的年画,充分描绘了吉庆丰年、金蛇迎春、家和盛世和国泰民安的新图景,展现了文明实践新成果、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和文明健康新风尚。
四百年传承:从“年画之乡”到国家级非遗
杨柳青年画兴于明、盛于清,至今已传承400多年。作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代表,其艺术风格汲取了中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的精华。鼎盛时,这座运河边的津西小镇“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是远近闻名的“年画之乡”。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半印半绘”是杨柳青年画的最大特色,共有勾、刻、刷、画、裱五道工序。这五道传承百年的严苛工序,让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门外的大运河一样,流淌着古韵今风。正是对一刀一笔的极致追求,造就了杨柳青年画的“丹青百幅千般景”。
走进生活: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为了让杨柳青年画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传承人们进行了许多创新尝试。在杨柳青古镇的玉成号年画坊,第七代传承人张宏开发了多种文创产品,包括融入杨柳青年画元素的冰箱贴、纸雕、摆件等。这些外形时尚、实用功能强的文创产品,将文化内涵巧妙嵌入,让传统文化再次融入大众生活。
此外,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还推出了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年画制作过程。在博物馆二层的工作室内,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勾描、木刻、水印、彩绘、裱画等工序,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无论是创新作品的展示,还是文创产品的开发,亦或是互动体验的设置,都体现了杨柳青年画在新时代的活力与生机。这门古老的艺术正在以全新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讲述着更生动的东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