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梁思成的脚步,探访正定古城的历史建筑
跟着梁思成的脚步,探访正定古城的历史建筑
“我因在进城后几分钟内所得到的印象,才恍然大悟正定城之大出乎意料。但是当时我却不知在我眼前这一大片连接栉比的屋舍之中,还蕴藏着许多宝贝。”这是建筑大师梁思成在1933年首次考察正定古城时留下的感慨。这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见证了中国北方的沧桑变迁,更以其独特的建筑群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从三国到明清:一座北方重镇的崛起
正定,古称常山、真定,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北15公里处。秦始皇统一天下时,曾设恒山郡,西汉为避汉文帝名讳改称常山郡,域内管辖真定县,再之后区划屡有调整,变化却不算太大,至北魏一朝,真定已成常山郡治。不过在北魏之前,真定尚在滹沱河以南,道武帝时才北移到了现在的位置,自此成为河朔重镇,直至清朝避雍正讳易名正定。
唐朝时期,正定在安史之乱后成为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割据之地。李宝臣在任上重建了城墙,由之前的十五里增至二十里,“坚固崇高,屹然雄视诸镇”,奠定了正定城的基本格局。北宋时期,正定成为河北西路的治所,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北方的重要地位。明清两代,正定一直是府级行政中心,城市规模和建筑艺术达到鼎盛。
建筑瑰宝:梁思成眼中的“海内孤例”
正定古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梁思成曾多次到访正定,对这里的建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中写道:“正定的古建之多,保存之好,实为国内罕见。其中隆兴寺、广惠寺华塔、开元寺钟楼、天宁寺凌霄塔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
隆兴寺被誉为“京外名刹之首”,寺内的摩尼殿被梁思成称为“海内孤例”。这座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的寺院,经过宋代的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寺内的大悲阁内供奉着高达22米的铜铸大佛,是中国现存最早最高的铜铸立佛。转轮藏殿内的宋代转轮藏,被物理学家称为牛顿定律运作的典范。而“倒坐观音”壁塑,更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
广惠寺华塔是金钢塔与花塔的巧妙结合,其独特的造型在中国古塔中极为罕见。塔身装饰着众多精美的佛像和花卉雕刻,展现了高超的建筑工艺。
天宁寺凌霄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制阁塔,高达41米,塔身九层,每层都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展现了宋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开元寺钟楼是中国现存的唯一唐代钟楼,其建筑风格简洁古朴,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大气。
正定古城墙是明代遗存,现存城垣残存8106米。城墙上建有四座城楼和四座角楼,其中南城门城楼最为壮观。2001年,正定县政府投资399万元人民币,修复了南城门城楼及两侧各50米的城墙。
文化传承: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
正定古城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宝库,更是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在这里,儒、释、道三家思想相互融合,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碰撞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府文庙内的大成殿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展现了宋代建筑的严谨与庄重。临济寺作为佛教临济宗的祖庭,见证了禅宗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而城内的清真寺和传统民居,则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
金元时期,正定还是元曲的重要发源地和兴盛地。著名元曲作家白朴曾在此创作《墙头马上》等经典作品。如今,阳和楼复建后成为百姓的文艺大舞台,各类文艺节目轮番上演,延续着古城的文化传统。
旅游攻略:如何深度体验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的游览路线多样,但最经典的当属从东门到南门的线路。游客可以先参观王士珍故居,然后依次游览开元寺、天宁寺、隆兴寺和广惠寺。其中,隆兴寺是最大最完整的寺院,值得花费一两个小时仔细参观。建议购买80元的联票,可以游览开元寺、天宁寺、隆兴寺和广惠寺四个景点,比单独购票更划算。
从北京出发的游客可以选择乘坐高铁到石家庄,然后转乘148路公交车到达正定。全程约20公里,用时约50分钟,票价2元。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在古城内漫步,感受古城的氛围。古城内设有多个休息区,游客可以在茶馆小憩,品尝当地小吃。
夜晚的正定古城别有一番风味。2021年,正定古城街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游客可以在古城内品尝正定八大碗、驴肉火烧等地方特色美食,也可以在南关古镇、旺泉古街等特色旅游街区购物休闲。
结语:一座活着的古城
正定古城不仅是一座历史的博物馆,更是一座活着的城市。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生活融为一体。正如梁思成所说:“正定城之大出乎意料,但我却不知在我眼前这一大片连接栉比的屋舍之中,还蕴藏着许多宝贝。”这些“宝贝”不仅是古老的建筑,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如今的正定古城,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2024年上半年,正定游客达3397.86万人次,同比增加327.71%。这座见证了中国历史变迁的古城,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