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历史城垣步道: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贵阳历史城垣步道: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贵阳历史城垣步道是一条串联起城市记忆的文化长廊,全长7908米,其中云岩区段5113米,南明区段2795米。它不仅是一条普通的步行道,更是一条承载着贵阳数百年历史的文化纽带。
“九门四阁”的历史记忆
贵阳“九门四阁”的格局形成于明代,历经数百年沧桑。元朝时,贵阳为土城,设有东、南、西、北四门。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贵州都指挥使司建立,镇远侯顾成、都指挥使马烨指挥军民将原土筑城墙改为石城墙,并向北扩建城池,修建城门、月楼、水关等设施,设有五座城门。明末天启年间,贵阳城再次大规模扩建,向北门外增砌外城六百余丈,增设威清、六广、洪边、小东四门。至此,贵阳形成内外双城的布局,内城五门及外城四门,共有“九门”,再加上当时城内的四大道观:文昌阁、皇经阁、玉皇阁、灵官阁,形成过去贵阳城的“九门四阁”。
民国初期,由于现代武器的广泛使用,城墙在军事防守上的意义已大不如前,反而有碍于城市交通。1944年至1947年,贵阳城墙拆除,贵阳所有城门消失,仅老东门留存至今,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
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
城垣步道的设计团队巧妙地将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城市景观。步道沿线精心配置了多元化的节点元素及文化小品,包括标识标牌、寻迹线地雕、书碑、文化墙、公共座椅以及城市公园等,它们与步道景观设计相得益彰,立体地展现了历史文化的独特风采。
为强化贵阳老城墙体系的标志性,原有的文化石碑处增设了“贵阳九门四阁导览图”文化雕塑。同时,结合城墙的墩台元素,提取城墙形制创作专属logo,延续贵阳城垣步道的设计风貌与内容,确保城垣体系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此外,利用老城墙的经典元素,沿城垣寻迹线铺设“城墙形”回纹砖,构建了一个直观引导行人追溯历史城墙轨迹的景观铺装系统。
步道沿线既有甲秀楼、阳明祠、文昌阁、达德学校旧址等国保文物建筑,又有豆腐巷、城基路、石板街、电台街、阳明路等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区。步道不仅是展现贵阳历史文脉的重要区域,也是具有老贵阳风情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特色旅游路线推荐
云岩区文旅局推出了三条特色旅游路线,让游客可以全方位感受贵阳老城的魅力。
街巷文化之旅
从新印1950出发,走过红边四巷,到天桥展廊打卡“贵阳”字样和“小老费”雕像,再顺着文昌北路,走过三民东路的德昌祥老字号医馆,浏览小东门、文昌北路、君子亭的口袋公园,最后到达文昌阁。元旦期间,这条路线沿途举办了一系列丰富的配套活动,小东门下的文化讲堂旁有着非遗文化展,展示了贵阳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到此的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三民东路,药材科普装置则成为了游客们了解中药材知识的新窗口,通过互动体验,游客们对中药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此外,文昌阁作为贵阳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在元旦春节期间迎来了书香吉市。这里汇聚了各种书籍和文化产品,还有古筝、舞蹈表演,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品味书香、感受文化氛围的好去处。
烟火美食之旅
带领游客们品尝贵阳地道的美食,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推荐打卡地点包括青云路步行街、二七路小吃街等,特色美食如丝娃娃、糕耙稀饭、手搓冰粉等应有尽有。
登科寻迹之旅
聚焦于贵阳的历史名人和文化遗迹,让游客们能够追寻先贤的足迹,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推荐参观达德书院、戴蕴珊别墅、王伯群旧居等历史文化场所。
实用游览建议
- 最佳拍照点:大西门城门楼的地标以渐变色的亚克力板精心组装,并点缀以灯带,是绝佳的夜景拍摄点;文昌北路的“城墙”上展出甲秀楼与南明河的老照片,适合怀旧风格的拍摄。
- 特色小吃:步道沿线的青云路步行街、二七路小吃街汇集了贵阳特色小吃,如丝娃娃、糕耙稀饭、手搓冰粉等,不容错过。
- 智慧导览:游客可通过扫描步道上的二维码获取语音讲解器,走到各景点时,讲解器会自动播放景点故事。
贵阳历史城垣步道不仅是一条步行路径,更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它将贵阳的历史记忆融入现代城市景观,让每一位漫步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