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东四头条:侯宝林故居的那些事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东四头条:侯宝林故居的那些事儿

引用
新浪网
7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02/doc-incrcxva5381518.s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99721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E%AF%E5%AE%9D%E6%9E%97/212980
4.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IFGEPFXzhd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8/17/73493751_1115470225.shtml
6.
https://www.bjdch.gov.cn/ztzl/dcqjdfw/jdsqgkjs/202208/t20220826_3036171.html
7.
http://cn.obj.cc/portal.php?mod=list&catid=311

在北京东城区的东四头条,有一座看似普通的四合院,门牌号是19号。院墙上的牌匾上书“侯宝林故居”,这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生前最后的居所。乍看上去,这座院门普通,甚至赶不上胡同民宅的水准。尤其是在东四这片大宅林立的胡同片区,这怎么可能是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故居呢?

经核实确认无误。据记载,侯宝林在京住处曾辗转于单位宿舍和什刹海等地,但唯有东四头条19号是他用多年积蓄购置的。由于东四头条东头不通行,这个角落格外安静,成了创作的好地方。自1987年至1993年离世,他将这里视为他的书斋,在此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段子。19号院,也就成了他晚年创作成果的见证。

侯先生有一方印章,上面写着“一户侯”。有人认为这可能取自“粪土当年万户侯”。侯先生却回答:“我这意思是这大杂院里就一户姓侯的。”

19号院墙上的牌匾“侯宝林故居”有落款,为漫画家方成先生。方成常去侯家,还专门写过一本书,叫《我与侯宝林》。书中他讲到一段故事:有一天,侯先生院子里在晾米,米上有许多黑色的米虫。我说“这米里长虫儿啦”,侯先生答:“这是我们家养的。”

东四头条的文化气息浓厚,在这里曾经居住过多名文人雅士,如在胡同的1号院,曾经住过钱钟书杨绛夫妇、卞之琳、余冠英、罗念生等人;在胡同的5号院,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和著名的相声大师侯宝林曾经先后在此居住东四二条。东四二条位于区域的中部,外交部的西侧,呈东西走向,北起东四三口与铺条,西止东四北大街,南邻东四头条。据说金庸笔下的福康安曾经在这条胡同住过。百米的在金庸的小说里,福康安是个风流倜傥的贵族公子,在民间传说中,他是清乾隆帝的私生子,几百年来围绕着他的故事非常多。据老一辈人讲,东四二条胡同几乎一半的院落都曾经是福康安的宅院。

侯宝林(1917-1993)是相声界泰斗,满族人,出生于天津。他1929年开始学艺,1939年正式登台表演相声,1949年后多次为国家领导人表演,1979年退出舞台专门从事相声艺术研究工作。他创作、演出的相声发挥了讽刺艺术的作用,提高了相声在艺术中的地位。作品大多能积极反映现实生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侯宝林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原理、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撰写和与人合作写了《相声表演艺术》《曲艺概论》《相声溯源》《戏剧杂谈》《醉酒》等专著。

如今,侯宝林故居静静地坐落在东四头条,见证着这位相声大师的传奇人生。虽然院落已历经翻修,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积淀依然留存。走进这里,仿佛还能听到侯宝林先生的笑声回荡在耳边,感受到他为相声艺术奉献一生的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