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蝶教你用沟通治愈心灵
宋蝶教你用沟通治愈心灵
“积极沟通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渠道,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宣泄情绪,还能构建亲密关系、拓宽思维广度。”这是隆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宋蝶对沟通价值的深刻理解。作为一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她深知沟通对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致力于通过各种沟通技巧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沟通的三大心理健康益处
1. 宣泄情绪,减轻压力
生活中的困扰、学习的压力和挑战,都可能让我们感到沉闷不堪。当我们与他人分享这些感受时,不仅能够获得支持和理解,还能够减轻心理负担,使自己更轻松、愉快地面对生活。正如宋蝶所说:“积极沟通能够成为我们宣泄情绪的出口,帮助我们减轻内心的压力。”
2. 构建亲密关系,增进信任
通过与他人坦诚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期望,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增进信任。在家庭、友谊或学习中,建立坚实的信任基础是维系关系的关键。而积极沟通不仅能够传递信息,更能够传递情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 拓宽思维广度,应对挑战
当我们面临问题时,通过与他人交流,可以得到不同的观点和建议,打破思维的局限性。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常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1. 倾听的艺术
良好的沟通从倾听开始。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要用心倾听对方。倾听并不仅仅是听到声音,而是理解对方的观点、感受他们的情绪。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建立起更加深厚的人际关系。
2. 掌握非言语沟通
良好的沟通不仅仅包括语言,还有非言语的部分。我们的表情、姿势、眼神等都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通过掌握非言语沟通技巧,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更容易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
3. 用“我语”表达情感
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时,使用“我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技巧。将问题陈述为个人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指责他人,可以避免产生冲突和阻碍沟通。比如,不是说“你总是这样做让我不高兴”,而是说“当这种事情发生时,我感到不开心”。
4. 避免负面词汇,强调积极共鸣
在沟通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负面的词汇和措辞。负面的言语容易引起对方的防御心理,阻碍沟通的深入。相反,我们可以强调积极的共鸣,通过肯定对方的观点和贡献,促进更加融洽的交流。
积极沟通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
1. 促进情感释放,降低焦虑
积极沟通有助于情感的释放,从而帮助我们降低焦虑水平。当我们将内心的烦忧与他人分享时,就像打开一个阀门,让紧张的情绪得以宣泄。这种释放不仅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还能够增强我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2. 提升自我认知,促进自我成长
通过与他人交流,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他人的反馈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盲区中的问题,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种自我认知的提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3. 加强社会支持,提升幸福感
积极沟通也有助于加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当我们面临困境时,有人愿意倾听并提供支持,会让我们感到更有力量面对问题。而这种社会支持对于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从青少年时期培养健康沟通习惯
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长达19年的研究揭示了青少年时期友谊质量与成年后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联系。研究表明,友谊质量差的个体在成年后面临更高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风险。这提示我们,培养健康的沟通能力应该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
实践案例:郑商学子的沟通之旅
在郑州商学院组织的一次心理健康公开课上,多位学生分享了他们在学习有效沟通后的改变。一位学生表示:“曾经,我在与朋友意见不合时,常因急于表达而忽略对方感受,导致交流陷入僵局。但在这次班会中,我学会了先倾听再回应,尊重他人观点并坦诚表达自己。这让我在后续的小组讨论里,能更好地理解同学想法,大家的交流也更加顺畅高效。”
另一位学生则提到:“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在压力状态下很难做到一致性沟通。讨好、指责、超理智和打岔都是心灵深处受到伤害而进化出的临时应对方式。现在,我开始努力在各种情境下保持一致性表达,既表达自己的需求,也照顾他人的情绪。”
这些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有效沟通对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正如宋蝶所说:“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积极沟通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得力工具。通过倾听、用‘我语’表达情感、避免负面词汇、掌握非言语沟通等技巧,我们能够改善人际关系,提升情绪管理水平。”
让我们一起努力,通过积极沟通的方式,开启心灵之窗,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添上绚丽的一笔。无论是分享喜悦还是倾诉困扰,在沟通的海洋中,我们会发现更多关于自己和他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