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音乐生成:重塑音乐产业格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音乐生成:重塑音乐产业格局

引用
36氪
8
来源
1.
https://36kr.com/p/2799607545802375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6-22/doc-inazqmmf4267237.s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2-04/doc-incyhpwt3985707.shtml
4.
https://cn.wicinternet.org/2024-05/08/content_37310468.htm
5.
https://duhuw.com/a371302-show/news-2211.html
6.
https://www.cnblogs.com/wintersun/p/18449468
7.
https://xn--t2twj.com/show/news-738.html
8.
https://m.chinabaogao.com/baogao/202404/702823.html
01

AI音乐生成的技术突破

2023年被誉为“生成式AI元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开启了AI发展的新阶段。在音乐领域,虽然技术突破相比自然语言和图像生成稍显滞后,但2023-2024年间仍取得了显著进展。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谷歌的MusicLM和Meta的MusicGen。这两个模型都采用了MuLan/Clap跨模态和自回归的Transformer架构,能够根据文本提示词生成长达5分钟的音乐,支持指定曲风、乐器和情绪等参数。然而,这些模型主要生成纯音乐,人声唱词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直到2024年3月,Suno V3的发布才真正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该模型不仅能生成不同风格的歌曲,还首次实现了高质量的人声唱词生成。用户只需输入文本描述,即可在几十秒内完成配乐、填词、演唱等全流程创作。这一突破使得AI音乐生成从单纯的“音乐创作工具”迈向了“完整歌曲生产平台”。

02

商业应用:从创作到分发的全方位变革

AI音乐生成技术的突破迅速转化为商业应用,各大科技公司和音乐平台纷纷布局这一领域。

2024年4月,昆仑万维推出国内首款对外开放的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紧接着,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和腾讯AI Lab联合研发的“琴乐大模型”也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首次亮相,展示了AI在国乐创作领域的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AI音乐生成已经渗透到音乐产业链的多个环节:

  • 创作环节:AI可以辅助作曲、编曲和歌词创作,提供创作灵感,提升创作效率。音乐人可以通过AI生成基础旋律,再进行个性化调整,实现人机协作创作。

  • 制作环节:AI能够自动化处理混音、母带等后期制作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AI生成的音乐素材可以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丰富的资源库,帮助他们快速完成作品。

  • 分发环节:AI算法能够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实现个性化音乐推荐,提高用户黏性。例如,Spotify和Apple Music等流媒体平台已经广泛应用AI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发现更多符合其口味的音乐。

03

产业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AI音乐生成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整个音乐产业格局。

一方面,AI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门槛,让更多非专业人士也能参与音乐创作。这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为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AI生成的音乐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广告、游戏、影视等产业提供高质量的配乐资源。

另一方面,AI音乐也带来了一些挑战。版权归属问题是其中最突出的。当AI生成了一首新的音乐作品,这首作品的版权应该归谁?是模型开发者、使用者,还是训练数据的原作者?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如果用户能够在AI生成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独创性想法,形成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智力成果,那么该作品就可能获得版权保护。但具体如何界定“独创性”,仍需要进一步的法律明确。

此外,AI生成音乐的泛滥也可能导致音乐同质化问题。如果大量使用重复的语料库生成音乐,市场可能会充斥着缺乏创新的“罐头音乐”。这需要音乐产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音乐的艺术价值和多样性。

04

未来展望:人机协作的新时代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AI音乐生成技术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从技术层面看,未来的AI音乐生成将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个性化。随着模型对人类情感理解能力的提升,AI将能够创作出更具感染力的音乐作品。同时,AI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结合,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

从产业层面看,AI将推动音乐产业向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音乐创作、制作和分发等环节的智能化将成为行业常态。同时,AI也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如个性化音乐定制服务、AI音乐训练师等新兴职业。

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需要在技术进步与艺术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音乐产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确保艺术家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同时,也要鼓励艺术家与AI进行协作,探索新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共同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张丰艳所说:“艺术从来就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人的灵感和创作才是音乐产业核心的动力来源。”AI音乐生成不是要取代人类创作,而是为音乐人提供更强大的创作工具,让音乐创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在人机协作的新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多元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