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AI音乐创作的未来趋势
第二届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AI音乐创作的未来趋势
2023年10月,第二届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球音乐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科技公司负责人以及音乐产业相关企业代表,共同探讨AI音乐创作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技术突破:多模态生成能力的提升
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家科技公司展示了AI音乐创作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其中,多模态生成能力成为各大厂商竞相角逐的焦点。例如,快手的“可灵”开放网页版,性能较此前进一步升级;商汤推出对标GPT-4的多模态大模型“日日新5”,以及视频生成模型Vimi,可稳定生成1分钟人物类视频。
在垂直领域,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布局。趣丸科技自主研发的天谱乐大模型,不仅支持文生音乐、音频生音乐,还首创图片/视频生音乐功能,多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比肩国际先进水平。该大模型已帮助4600万人创作近1000万首AI歌曲,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用户基础。
应用场景:从个人创作到商业服务
AI音乐创作技术的突破,正在为音乐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方面,它极大地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门槛,让普通人也能轻松创作音乐。以趣丸科技的天谱乐为例,用户只需输入一句话、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就能在1-2分钟内生成一首完整的歌曲。这种便捷的创作方式,让“人人都是音乐家”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AI音乐创作也在商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在B端市场,趣丸科技正为影视、文旅等领域提供音乐制作服务。例如,广州市文旅局联合趣丸科技天谱乐大模型打造的AI音乐作品,以全新的方式呈现了广州的城市魅力。此外,趣丸科技还推出了多语种速译智能视听平台“趣丸千音”,为内容出海提供技术支持。《2024年短剧出海白皮书》显示,2023年海外市场规模高达650亿美元,约为国内市场的12倍,短剧出海成为蓝海新赛道。
产业影响:重塑音乐创作与消费模式
AI音乐创作的兴起,正在深刻改变音乐产业的格局。首先,它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专业壁垒,让音乐创作变得更加民主化。其次,AI音乐创作能够根据用户喜好和场景需求定制个性化内容,优化了用户体验。最后,AI音乐创作提高了音乐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市场的良性竞争。
然而,AI音乐创作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版权归属问题、AI生成内容的原创性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法律、技术和行业共同努力,以实现艺术创新与权益保护的双赢局面。
未来展望:AI音乐创作的无限可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音乐创作将展现出更多可能性。例如,通过深度学习分析人的情感反馈,实现更精准的情感表达;通过3D声场、机器听觉等技术,呈现更加丰富的音乐效果。同时,AI音乐创作也将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如虚拟偶像、AI DJ等新型娱乐形式,进一步拓宽音乐产业的边界。
第二届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AI音乐创作的最新成果,更预示着这一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如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所说,AI将为音乐提供全新发展空间,有望革新传统音乐学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I音乐创作必将在音乐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