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北京电力医院:AI如何改变肺癌筛查?
华西医院&北京电力医院:AI如何改变肺癌筛查?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肺癌筛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北京电力医院通过引入AI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在肺癌早期筛查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华西医院:研发中国版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联影智能、上海科技大学医工交叉团队合作,基于12万例中国人群肺部影像数据,创新研发了适合中国人群的肺结节恶性风险分级系统C-Lung-RADS。该系统在多项指标上表现出色,特别是在鉴别高危肺结节方面,灵敏度高达87.1%,远优于传统Lung-RADS的63.3%。
华西医院王成弟研究员介绍,C-Lung-RADS系统融合了影像学数据、临床病历信息以及随访期间的结节变化情况等多维度信息,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肺结节恶性风险等级。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华西-联影智慧健康管理车,为3万多名群众提供肺癌筛查服务,成功筛查出100多例早期肺癌患者。
北京电力医院:AI助力肺结节全过程管理
北京电力医院通过应用低剂量薄层螺旋CT(LDCT)、建立健康管理多学科会诊(MDT)团队、引入AI智能影像诊断系统等综合手段,实现了肺结节的全过程管理。据统计,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医院CT阅片近10万例,组织MDT会诊352例,病理确诊早期肺癌200例。
一位60岁女性患者的案例生动展示了AI系统的价值。该患者在北京电力医院体检时发现肺小结节,通过AI自动识别系统的持续监测,2021年4月发现结节增大,随即启动健康管理MDT会诊中心阅片,最终确诊为早期腺癌并及时手术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王俊院士对北京电力医院的AI系统给予高度评价:“医院的胸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高,图像清晰;AI自动识别后通过专家专业会诊,如此细微的变化都能捕捉到且定性明确。”
AI改变肺癌筛查的未来
华西医院和北京电力医院的成功实践表明,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肺癌筛查的模式。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系统能够高效识别肺部结节,提高检测准确率并加快诊断速度,从而帮助患者尽早开始治疗。
更重要的是,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筛查效率,还降低了医疗成本。华西医院李为民院长建议将肺癌筛查纳入医保报销,让更多群众能够进行早期筛查。北京电力医院则通过AI系统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精准诊断和个性化管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AI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医疗机构引入AI辅助诊断系统,为肺癌防治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