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林奈到现代:生物分类的历史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林奈到现代:生物分类的历史变迁

引用
科学网
7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9/529326.shtm
2.
https://m.thepaper.cn/detail/26896798
3.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0537
4.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112686.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4%8D%E7%89%A9%E7%B3%BB%E7%B5%B1%E5%AD%B8%E5%8F%B2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4%8D%E7%89%A9%E5%88%86%E7%B1%BB%E5%AD%A6
7.
https://evolution.zju.edu.cn/science/detail127.html

生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它帮助科学家将地球上的生命形式进行科学的划分和组织。这一系统由瑞典科学家卡尔·林奈在18世纪建立,并逐渐发展完善。本文将带你回顾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及其对现代生物学的深远影响。

01

林奈之前的生物分类

在林奈之前,人类对生物的分类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古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7年)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撰写了现存最早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史》,其中列举了500多种植物的名称。他并未提出正式的分类体系,而是依靠民间的通用分类,以及植物生长形态:树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植物。

中世纪时期,植物分类主要围绕药用价值展开。迪奥斯科里德斯的《药物论》是早期重要的植物描述汇编,涵盖了五百多种植物,主要根据它们的药用效果进行分类。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向奥玛亚哈里发赫曼三世(9世纪统治科尔多瓦),送去了一份迪奥斯科里德斯的药典,并指派名叫尼古拉的修士将该书翻译成阿拉伯语。该药典从公元1世纪出版使用,一直到16世纪,成为整个中世纪期间的主要本草书之一。

进入16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大量外来物种涌入欧洲,已知物种的数量迅速增加。然而,大多数作者仍然更关注个别植物的药用特性,而非一个全面的分类系统。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包括加斯帕尔·博安和安德烈亚·切萨尔皮诺的作品。博安描述了6000多种植物,并根据各种共同特征,将它们分成12卷和72章。切萨尔皮诺基于结果器官的结构,使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划分技术构建了他的系统。

02

林奈的革命性贡献

18世纪瑞典科学家卡尔·林奈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之父,他创立了“林奈命名法”,奠定了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基础。林奈在1735年出版的《自然系统》中,首次提出了生物分类的阶元体系,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层次。这一分类系统不仅在当时被广泛认可,而且至今仍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奈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双名法的引入。在《植物种志》中,他为每种植物赋予了由属名和种名组成的双名,这种命名方式简洁明了,避免了以往描述性命名的冗长和混乱。例如,人类被命名为Homo sapiens,狮子被命名为Panthera leo。这种命名系统使得生物学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地识别和交流物种信息。

然而,林奈的分类系统也存在局限性。他的“性系统”主要依据花器官的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虽然在当时具有创新性,但这种分类方式并未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此外,林奈的分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带有神创论色彩,他认为物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独立单元。

03

进化论推动下的分类学发展

1858年,查尔斯·达尔文和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提出了生物的演化论,这一理论彻底改变了生物分类学的方向。进化论认为,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逐渐演化的,而不是由神创造的固定物种。这一观点推动了分类学从人为分类向自然分类的转变。

德国昆虫学家维利·亨尼希于1965年提出了亲缘分支分类学,也称支序分类学,他主张,只有单系群才是自然类群,才是合理的分类群,任何一个分类群都应该包含其最后共同祖先的全部后代,在实际操作上,应当根据祖征和衍征,按照简约化的方式确定亲缘关系,并依此进行分类。

04

现代生物分类的革新

20世纪后半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物分类学迎来了新的革命。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生物的形态学特征,而现代分类则更多地利用D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这些技术能够揭示物种间的遗传关系,使分类更加精准。

现代生物分类学还大量使用计算机算法来处理海量的分子生物学数据。例如,邻接矩阵法、贝叶斯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等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构建系统发育树。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还使得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成为可能。

目前,被子植物APG分类法和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两种主要的现代植物分类系统。APG分类法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制定,更侧重于分子生物学证据;而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则更多地考虑了形态学特征。

生物分类学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从林奈的双名法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每一次进步都标志着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理解的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生物分类学必将更加精确和完善,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探索生命起源提供更有力的工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