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揭秘:哪吒里的川普版太乙真人
陈浩揭秘:哪吒里的川普版太乙真人
1月29日,大年初一,备受瞩目的春节档盛大开启,各大影片纷纷登场,竞争激烈。由饺子(原名杨宇)精心编剧并执导,陈浩担任配音导演的奇幻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众多观众的翘首以盼与满心期待中,准时登上大银幕。
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这部电影不仅在剧情上延续了前作,更在制作水准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影片讲述了哪吒与敖丙在天劫后保住灵魂,却面临魂飞魄散的危机。太乙真人计划用七色宝莲重塑他们的肉身,但重重困难接踵而至,观众对哪吒和敖丙的命运充满好奇。
从第一波观影反馈来看,观众对《哪吒2》赞誉有加:“好看。”“史诗级中式神话故事被完美呈现。”“打破了对哪吒闹海神话传说的既定想象,为故事塑造了符合时代的全新内核。面上是魔童闹海,暗含的却是整个时代命题,细细品,其中有千滋百味的情感共振。”也有网友表示,一听到哪吒的声音,5年前的记忆瞬间被唤醒,那种熟悉感扑面而来,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夏天。
陈浩的配音理念:让角色成为身边的朋友
作为配音导演,陈浩认为配音创作的基础在于优秀的剧本。“剧本能构建有趣的人物角色,进而形成好看的电影。”他强调,配音的使命是让角色通过文字和形象变得鲜活,扎根于观众内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陈浩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塑造出能引起共鸣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过程中,陈浩始终注重以普通人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巧妙地运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举止来塑造角色,“哪吒身边的朋友,就如同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人,观众看到他们时会觉得‘哎呀,这太像我那哥们儿了’,就是这么简单。但同时,又有着极大的区别,那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角色,却置身于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故事中,做着生活中绝不可能发生的飞天遁地、神仙打架等神奇之事。”这种反差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让整个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果在本就不平常的神话故事里,再加入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不平常的表达,反而会适得其反,正正得负。”
川普版太乙真人:接地气的创新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陈浩为太乙真人配音,他用一口地道的四川普通话,为这个角色注入了独特的魅力。这种接地气的配音风格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许多观众表示,这种熟悉的乡音让他们感到格外亲切。
陈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种设计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配音创作需要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那些有意思的人或事,再用到这样一个不普通的剧本里,二者凑在一起就会形成化学作用。”太乙真人作为哪吒的师父,需要展现出既威严又不失亲和力的特点。而四川话特有的幽默感和亲和力,恰好能够完美诠释这一角色。
精良制作团队:匠心精神的体现
在谈及配音过程中如何引导演员精准把握角色的情感和语气时,陈浩透露,他首先会与导演饺子进行深入沟通,达成高度共识后,精心安排好每一句台词的起承转合、高低起伏,构建出清晰明确的电影节奏和时间线。之后再根据这一设定,去寻找那些能够完美达到要求的演员。
尽管有些地方可能需要配音演员反复录制几十遍,但陈浩坚信,他们可以出色地完成配音任务。“其实,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最辛苦的当数饺子他们这些制作团队,真的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相比之下,配音创作的周期相对较短,几个月时间,我们更多的是沉浸在享受艺术构建和创造的美好过程中。”
票房口碑双丰收:配音艺术的价值体现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表现堪称亮眼。截至1月29日11时32分,影片票房已突破3亿元。而在预售阶段,该片更是以2.38亿元的成绩,跻身中国影史预售票房榜前十名。这种票房表现,充分证明了观众对影片的认可。
口碑方面,影片同样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许多观众表示,影片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顶尖水平,更在故事内核上实现了突破。“打破了对哪吒闹海神话传说的既定想象,展现了符合时代的全新内核。”这种创新性的表达,让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陈浩在接受采访时,对影片的前景表示乐观。“我没什么看法,就觉得它说挺好,希望结果真就是那样。它都这么说了,那还不掀起一股(观影)风啊!对吧?”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制作水平的提升,更展现了配音艺术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价值。通过陈浩及其团队的精彩演绎,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跃然银幕,让观众在欣赏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听觉上的愉悦。这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正是这部影片能够获得观众青睐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