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B背后的故事:柳州汽车产业的百年蝶变
桂B背后的故事:柳州汽车产业的百年蝶变
从桂B到“汽车城”:柳州汽车产业的百年蝶变
当你看到一辆挂着桂B车牌的汽车驶过,你可能不会想到,这背后承载着一个城市近一个世纪的工业梦想。桂B,不仅仅是柳州的车牌代码,更是一段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传奇历程。
起步:从“木炭车”到广西第一车
柳州与汽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33年。那一年,留法归国工程师汤仲明在柳州研制出广西第一辆“木炭车”,开启了广西汽车工业的先河。然而,柳州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制造,始于1969年。当时,柳州农业机械厂工人在艰苦条件下,打造出广西第一辆汽车,开启了广西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
突破:从15辆到100万辆
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第一辆微型车在柳州问世,一度问鼎“全国微型汽车第一”。1990年2月,15辆柳州微型汽车出口泰国,实现了广西汽车出口零的突破。此后,柳产汽车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东南亚、韩国、日本、欧洲、美洲、非洲……柳产汽车的海外版图越扩越大。
转型:新能源赛道上的“领跑者”
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柳州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发展战略。2009年,上汽通用五菱开始对小型新能源汽车进行实践和探索,2016年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先导产品——宝骏E100。这款车型一经上市,便迅速成为电动汽车全国单品销量冠军。
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柳产汽车的出海之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上汽通用五菱研发团队先后完成30余种控制器的软硬件自主开发及量产,在整车上累计完成4000万颗国产芯片装车应用,有效弥补进口芯片紧缺造成的产能损失。
如今的柳州,已从最初的“追赶者”变成“领跑者”。作为全国五大汽车城之一,柳州不仅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至2023年底,柳州产汽车累计出口量突破100万辆,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1-4月,柳产汽车整车出口6万辆,同比增长24.3%。
未来:向海图强,逐梦全球
从最初的“木炭车”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从15辆出口到累计突破100万辆,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未来,柳州将继续深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为世界汽车产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柳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