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电车销量反超油车
见证历史:电车销量反超油车
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84%,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正式成为市场主流,燃油车则成为少数派。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体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汽车行业的重大变革。
燃油车真的“大势已去”?
以前大家总把燃油车“大势已去”当作传言,但事实证明,这件事真不是“传言”那么简单。毕竟,数据已经证明,燃油车真的是不行了。
即便有些大车企在呼吁希望“油电同权”,但油电不同税、不同权的大背景,已然成了定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车高增长、燃油车负增长的差距日益明显。这不是个人观点,而是数据已经透露了一切。
新能源的增长,前面已经提了,而 7 月常规燃油车却与 7 月新能源车市场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数据上看,7 月常规燃油车零售 84 万辆,同比下降 26%,环比下降 7%,1 - 7 月常规燃油车零售 657 万辆,同比下降 15%。
不用多说,大家也看得出来吧。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如今的表现,妥妥的是“冰火两重天”的真实写照。
而且,虽然说目前的新能源“红利”已经没有以前明显了,但是国家的政策仍然对新能源车有所偏向。比如说“以旧换新”的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现在已经逐步见效,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不少用户会更偏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这对于燃油车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目前,7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 51.1%,实现首次月度突破50%,较去年同期 36.1% 的渗透率大增 15 个百分点。这足以说明,燃油车在当下市场竞争上的劣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渗透快?
这两年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真的非常快。特别是进入今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就像装了“大马达”,就差没飞起来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新能源汽车的渗透节奏变得这么快呢?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中国汽车制造业现在的产业链优势是越来越强了,电池、电机、芯片等方面基本是自研,根本不会像以前一样,随时被“卡脖子”。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我们自主品牌的插电混动技术,不但不被别人“卡脖子”,现在世界插混市场 78% 的份额都在中国插混手里。
当然,客观来说,现在芯片自研可能现在还差点意思,但是总的来说,也在一路向好。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政策、新质生产力推动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这块的积极性也是今非昔比了。
以前可能很多车企还在观望,现在基本上是卯足了劲在向前冲。不信大家可以看看比亚迪、吉利这些车企今年上了多少新车。
别的不说,就说车圈公认的“励志哥”比亚迪,比亚迪刚发布的第五代 DM 技术,车辆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 2.9L,综合续航达到了 2100 公里,直接“秒杀”了不少燃油车。
出色的表现,让比亚迪销量飞速提升。7 月,比亚迪共计销售新车 342383辆,同比大增 30.6%,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超三成份额直接“拿下”,这实力不言而喻了吧?
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给力发挥,也让现在的消费者很“上头”。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未来半年内有购车计划的 10.8% 的消费者中,选择“混合动力”汽车的比例达到 39.4%,环比上升 3.4 个百分点;选择“纯电动”汽车的比例为 14.2%,环比上升 2.6 个百分点;选择“燃油类”汽车的比例为 36.2%,环比下降 3.6 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懂了。
结语
50% 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质变”的一个临界点,月度数据也是一个更有利的证据,可以证明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已经不再是一个传言。当然,真正的“替代”倒也不会来的那么快,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燃油车的确是大势已去了。
参考资料:
- 央广网:电车时代来临!7 月新能源渗透率超 50% 背后的意义
- 新浪财经: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 51%:油车市场,接下来将面临五大冲击
- 金融界:港股概念追踪|7 月新能源车企“成绩单”依旧亮眼!新能源渗透率即将突破 50% 大关(附概念股)
- IT之家:新能源渗透率正式超过 50%,一首凉凉送给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