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苑医院王凤云:心理调节是治疗食管返流的关键
北京西苑医院王凤云:心理调节是治疗食管返流的关键
“胃食管反流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焦虑、烦躁甚至抑郁等情绪问题。”北京西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凤云在“人民好医生”直播间如是说。这一观点揭示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联系,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治疗视角。
胃食管反流病: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挑战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咽部、口腔等部位,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骨后疼痛、上腹痛、咽部不适、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长期的不适感和疼痛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焦虑症和抑郁症。这种身心交互影响的恶性循环,使得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
王凤云主任:心理调节是治疗关键
面对这一挑战,王凤云主任强调,调节情绪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她指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情绪、饮食、感染、免疫、黏膜屏障等。其中,情绪因素不容忽视。当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时,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打破这一循环,王凤云主任提出了以下心理调节建议:
1. 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
在药物治疗方面,王凤云主任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同时,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可以使用PPI拉唑类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PPI类药物存在副作用风险,如骨质疏松、消化不良等。因此,王凤云主任推荐采用中药叠加PPI拉唑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逐渐减少抑酸类药物的剂量,最终实现停药。
2. 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与运动
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王凤云主任提出了以下建议:
- 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等;水果可以在饭后立即食用,寒凉刺激敏感的患者可以将水果榨成果汁饮用。
- 运动锻炼:通过练习八段锦、五禽戏、气功等传统运动,提高免疫力,增强胃肠蠕动能力。
- 情绪管理: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面对不良情绪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
预防胜于治疗:增强免疫力是关键
最后,王凤云主任强调,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她建议健康人群做到以下几点:
- 饮食多样化,每餐吃到八分饱即可。
- 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脑肠互动紊乱。
- 坚持适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总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需要从身体和心理两个维度同时入手。正如王凤云主任所说:“不要只注重患病后去解决问题,而应在身体健康时去锻炼自身,增强免疫力,不让疾病侵扰才是硬道理。”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辅以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我们完全有可能战胜这一顽疾,重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