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自燃?这些预防技巧你必须知道!
新能源汽车电池自燃?这些预防技巧你必须知道!
近日,浙江衢州开化杭长高速上一辆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事故,整辆车几乎成了空架子,车头损毁严重,内部座椅等也均被烧毁。这起事故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担忧。
自燃率真相:比燃油车更低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的数据,从2018年1月至2024年11月,共收到企业报告的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1730余例。但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而燃油车的起火率则在万分之1.5左右。在挪威,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火灾发生率更是新能源汽车的四到五倍。
电池技术解析:两大主流方案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有两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聚合物锂电池。
-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175-180Wh/kg,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可达2000次以上。
- 三元聚合物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80mAh/g,循环性能优异,电压平台稳定,但成本相对较高。
预防措施:全方位安全指南
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合理规划充电:避免长时间充电,建议在电量剩余20%-30%时开始充电,充电至80%-90%即可。避免频繁使用快充,以延长电池寿命。
选择安全的充电环境:避免在高温、潮湿或易燃物附近充电。尽量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确保充电设备干燥清洁。
关注电池状态:定期检查电池状态,注意是否有异常发热、异味或漏液现象。如果发现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检查。
避免极端温度:尽量避免在极寒或极热的环境下使用车辆,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车辆维护要点
定期保养: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周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特别是电池系统和电气线路。
检查底盘:定期检查车辆底盘是否有碰撞或刮擦痕迹,及时处理可能影响电池安全的问题。
软件升级:关注厂家发布的软件更新,及时升级电池管理系统(BMS),以获得更好的电池状态监测和保护功能。
应急准备
配备灭火器:车内应配备干粉灭火器,但需要注意,对于锂电池火灾,水是最有效的灭火方式。
学习应急处理: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应急断电位置,熟悉逃生路线。如果发生自燃,应立即断电并撤离,不要尝试自行灭火。
应急处理:正确应对是关键
如果不幸遇到车辆自燃,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断电:立即关闭车辆电源,如果可能,断开电池主开关。
撤离:迅速离开车辆,确保所有乘客安全撤离到远离车辆的地方。
报警:拨打火警电话,告知车辆为新能源汽车,并说明电池类型(如果知道)。
不要尝试自行灭火:新能源汽车火灾需要专业消防设备和经验,不要尝试自行灭火。
未来展望:技术进步提升安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新标准要求电池在热失控后不能起火爆炸,这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
同时,车企也在不断优化电池设计和防护结构。例如,一些品牌采用了“金钟罩”技术,能够在电池出现异常时自动断电,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其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通过了解电池技术特点,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将自燃风险降到最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和环保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