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在癌症治疗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沈阳药科大学在癌症治疗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沈阳药科大学在癌症治疗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校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no Today》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接连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创新纳米组装技术,突破肿瘤治疗瓶颈
在《Nano Today》上发表的研究中,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罗聪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该研究针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向闭环纳米耗竭器”,能够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两条能量供应途径。
研究团队首次合成了一种功能性偶联物(TPP-AA),在肿瘤细胞高活性氧环境下,能够引发线粒体特异性氧化损伤。与传统药物相比,TPP-AA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提高了50倍以上,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却可以忽略不计。
更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将TPP-AA与糖酵解抑制剂JQ1共组装成纳米颗粒,通过PEG化修饰实现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药物递送效率,还实现了肿瘤特异性积累和药物同步释放,显著抑制了多种肿瘤模型的生长。
突破铁死亡治疗瓶颈,增强抗肿瘤效果
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的研究中,何仲贵/张申武团队聚焦于铁死亡这一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脂质纳米调节器。该研究针对肿瘤细胞对铁死亡的抵抗机制,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抑制GPX4和FASN的纳米组装体。
研究发现,通过纳米组装技术将GPX4抑制剂RSL3和FASN抑制剂Orlistat共组装,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药物递送系统的局限。Orlistat通过抑制脂肪酸合酶,促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从而削弱肿瘤细胞对高饱和度膜脂的依赖。这种组合策略显著增强了RSL3的抗肿瘤效果,成功瓦解了肿瘤细胞对抗铁死亡的最后一道防线。
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药创新
沈阳药科大学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之一,近年来在药学领域持续领跑。学校拥有药剂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多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为这些前沿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沈阳药科大学在纳米医学和靶向治疗领域的科研实力,更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这些创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临床转化,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望未来
沈阳药科大学在癌症治疗研究领域的突破,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前沿科技将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