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的现代艺术创新:当千年古画遇上VR与AI
《韩熙载夜宴图》的现代艺术创新:当千年古画遇上VR与AI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以连环长卷的形式,生动描绘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这幅画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资料,也对传统服饰和民族音乐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近年来,这幅传世名画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焕发新生,以多种创新形式与当代观众见面。
VR+AI:让观众“走进”画中世界
2024年1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在北京郡王府举行——“盛作重生——《韩熙载夜宴图》AI沉浸式体验展”。这是国内首个VR情景与人工智能虚拟数字绘画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多家高校和科技企业共同研发。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穿越”到南唐时期,亲身体验韩府夜宴的繁华景象。更令人惊喜的是,喜马拉雅珠峰实验室团队运用AI技术,基于宋代相关知识的大数据语料库,训练出一个能够与观众对话的“顾闳中”形象。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享受,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数字艺术:让名画走进千家万户
灵境·人民艺术馆推出的“千年画韵”韩熙载夜宴图数字作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这幅古画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该系列数字作品包括《悉听琵琶》《挝鼓助舞》《盥水小憩》《清吹合奏》《宴送宾客》五个场景,每个场景各发行100份,每份定价68元。此外,还推出了限量100份的原画尺寸仿制画,每份定价1999元。
这些数字作品均取得了ISBN版号,通过数字出版的形式发行,并在灵境·人民艺术馆数字出版作品平台进行区块链认证,确保每一份作品都具有唯一编号,永久存证,不可复制和篡改。这种创新形式不仅让更多人有机会拥有这幅名画,也探索了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方式。
AR/VR:让古画“活”起来
“行走的故宫文化——石渠宝笈数字艺术沉浸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的展出,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方式。展览通过先进的光影技术和AI技术,将《韩熙载夜宴图》等传世名画转化为可互动的数字艺术作品。
观众可以通过AR、VR设备,以及交互式互动手段,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创新展示方式打破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界限,让静态的古画“活”了起来,为观众带来了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创新的意义与思考
这些创新形式的出现,不仅让《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千年古画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VR、AR、AI等现代科技手段,传统文化得以突破时空限制,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思考: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如何在科技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总之,《韩熙载夜宴图》的现代艺术创新实践,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这种创新不仅让经典艺术作品重新焕发生机,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