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胃日:科学饮食远离胃炎和胃溃疡
国际护胃日:科学饮食远离胃炎和胃溃疡
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这个设立于2011年的纪念日,旨在提醒人们关注胃部健康,普及胃病防治知识。近年来,胃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胃病患病率高达60%,其中胃炎、胃溃疡最为常见。更令人担忧的是,胃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23-34岁慢性胃炎患者比例逐年上升。
胃病之所以如此普遍,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不健康的饮食结构,都在悄悄伤害着我们的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化虹指出,胃黏膜屏障受损和胃肠功能紊乱是导致胃病的主要原因。而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冯云路则强调,情绪波动也会直接影响胃的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预防胃病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规律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分饱即可,细嚼慢咽,每口饭菜至少咀嚼30次。
健康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山药等。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注意营养均衡,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要按比例摄入。
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合理用药:避免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如果必须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除了传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医学界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为慢性胃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一项针对25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患者上腹部不适、饱胀、嗳气、反酸、厌食等症状均得到缓解,总有效率高达92%。
尽管如此,专家还是强调,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董玲提醒,老年人由于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患胃病。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关注胃部健康,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对于预防胃病至关重要。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视了身体的警示。国际护胃日的设立,正是为了提醒我们:关爱胃部健康,从科学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开始。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为自己的胃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