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晚:非遗元素点亮文化传承新篇
2025春晚:非遗元素点亮文化传承新篇
2025年央视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首次大规模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通过AR、裸眼3D等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元素的创新呈现
整场晚会中,非遗元素贯穿始终。开场视觉秀《迎福》就给观众带来了巨大惊喜。短短1分钟内,节目展示了打铁花、庆阳剪纸、东明粮画制作技艺、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绳结技艺、北京绢花、扬州绒花、青神竹编、洛阳牡丹瓷、英山缠花、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潍坊风筝、温州螺钿、成都漆艺、羌绣、布糊画等16种非遗瑰宝。这些非遗元素通过AR技术与舞台表演完美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
在歌舞节目《栋梁》中,创作团队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运用“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这个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建的文化内涵,更通过现代科技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非遗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在小品《借伞》中,赵雅芝、叶童这对经典荧幕搭档的同框让观众惊喜不已。更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使用的西湖绸伞,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在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亲手制作。这种“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的奇巧设计,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舞台艺术完美结合。
戏曲串烧《百花园》则汇集了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的精华,通过年轻演员的创新演绎,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而魔术《画蛇添福》更是将传统戏法与现代魔术巧妙融合,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2025春晚对非遗元素的创新性呈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文化探索。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融合,春晚不仅让非遗元素“活”了起来,更让它们“火”了起来,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负责人张国飞所说,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这场晚会不仅融入了更多非遗元素,更以春节文化为纽带,促进了国际人文交流,推动了文明互鉴。这场视听盛宴,不仅让全球华人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