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用一生传承《西游记》文化
六小龄童:用一生传承《西游记》文化
“俺老孙来也!”随着熟悉的《云宫迅音》响起,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再次以孙悟空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经典的“西游世界”。近日,这位86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在浙江温州龙港市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主题是“猴王书香颂,经典韵味扬”。
在这场讲座中,六小龄童不仅现场领读《西游记》,还讲述了自己家族四代传承猴戏的故事。他强调,《西游记》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值得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
作为“首座农民城”“首个镇改市”,龙港刚刚建成开放了首个市级图书馆,在完成“村、镇、市”三级跳的同时,龙港也进行着文化建设再攀登。六小龄童表示,《西游记》是中华民族传承上百年的民间智慧结晶,在讲好、传承好中国传统故事的同时,其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长篇巨著。
除了在图书馆的讲座,六小龄童还走进龙港市宏程小学,引用《西游记》典故给师生讲述身边故事,并为“美猴王田园书屋”揭牌及捐赠第一批图书,鼓励孩子们养成日常阅读的良好习惯。
谈及《西游记》,孙悟空无疑是其中最广受好评和喜爱的人物形象。六小龄童表示:“孙悟空不仅是《西游记》中的英雄主角,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勇敢和正义的象征。”他提到,章氏猴戏一脉相承,传至他这里是第四代,而这一艺术形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温州的南戏。
在当代,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与戏曲艺术密不可分。六小龄童坦言,南戏作为民间流传较广的一种表演形式,章氏猴戏在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融合创新。“往后,西游记和孙悟空的精神内涵还将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不断被挖掘、创新与传承。”他说。
面对近年来《西游记》题材的创新作品层出不穷,六小龄童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近期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他认为游戏在视觉效果和技术层面上做得不错,但对原著精神的把握存在偏差,过于注重打斗场面,而忽略了《西游记》中关于修行与智慧的核心理念。
在他看来,真正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更需要深入挖掘作品的内在精神。他经常提到“猴王精神”——乐观向上、进取拼搏、永不言败。这种精神不仅是孙悟空的性格写照,更是《西游记》教给现代人的人生智慧和生活魅力。
“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美的残缺。过了一山又一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西天取经之路,这是《西游记》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和生活魅力。”六小龄童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坚持自己的信念。
从温州到北京,从学校到图书馆,六小龄童用各种方式推广《西游记》文化,不仅是为了传承一部经典,更是为了传递一种精神。正如他所说:“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所谓‘七十二变’就是每个人的专业,择一业、终一生,要把自己的专业做精做细做强。”
在六小龄童看来,传承《西游记》文化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启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西游记》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全人类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与共鸣,这正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