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研究:每天三杯咖啡,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近五成
苏州大学研究:每天三杯咖啡,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近五成
2024年10月,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一项重磅研究登上《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揭示了咖啡饮用量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发现,每天饮用三杯咖啡,或摄入200-300毫克咖啡因,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达48.1%。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CM)是指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卒中(中风)中的至少两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研究显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是无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人的4-7倍,且会带来更高的身体功能丧失和精神压力风险。
这项突破性研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大型数据集,纳入了172315名年龄在37-73岁之间的参与者,所有参与者在基线时均未患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参与者的咖啡和咖啡因摄入量,以及后续的心血管疾病结局,得出了令人振奋的结论:适量饮用咖啡或摄入咖啡因的人群,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显著降低。
具体来说,与未摄入咖啡因或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低于100毫克的人相比,每天饮用三杯咖啡的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降低了48.1%,而每天摄入200-300毫克咖啡因的人风险则降低了40.7%。研究还发现,咖啡、茶和咖啡因的摄入量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所有发展阶段都呈负相关,包括从无病状态到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再到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各个阶段。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预防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通讯作者、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柯朝甫副教授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将适量咖啡或咖啡因的摄入作为健康人群的饮食习惯,可能对预防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有深远的益处。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的最佳饮用时间也大有讲究。2025年1月,美国杜兰大学/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午12点之前饮用咖啡,全因死亡风险可降低16%,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是降低31%。研究指出,下午或晚上饮用咖啡可能会扰乱昼夜节律,降低褪黑激素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咖啡的饮用时间需要格外谨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发现,早上5:00-8:00饮用咖啡的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5%,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1%。相比之下,8:00-12:00饮用咖啡的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反而降低20%,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1%。
尽管咖啡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但专家也提醒,咖啡无法替代运动的效果。苏州大学另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的人群,饮用咖啡虽能降低一半的死亡风险,但适量运动仍是维持心血管健康的关键。
专家建议,每天饮用咖啡量应控制在540克以内,大约相当于四杯咖啡。咖啡中含有咖啡因、绿原酸、咖啡酸和咖啡醇等多种有益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抗炎效果。但过量饮用也会带来副作用,如失眠、心悸等,因此适量饮用才是关键。
这一系列研究不仅为咖啡爱好者带来了福音,更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均为观察性研究,不能完全确立因果关系。在享受咖啡带来的健康益处的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才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