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那些刺桐城里的阿拉伯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那些刺桐城里的阿拉伯人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4-09-14/doc-incpaxku5231481.shtml

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元时期,泉州曾是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在这个时期,许多阿拉伯、波斯、中亚的商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经商、定居。

泉州市区涂门街上的清净寺,是阿拉伯人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宗教寺庙,始建于北宋,距今已经1000多年。与中式建筑迥然不同的风格,让它成为了泉州独特的历史地标之一。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时候,就有大量的、包括阿拉伯人在内的外国人,生活在泉州这个城市。

除了建筑,泉州人的日常饮食中,也有着阿拉伯的影子。据传,阿拉伯人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不仅仅带来了香料、宝石,也带来了吃牛肉的习俗。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展厅,陈列着许多宋元时期阿拉伯人在泉州留下的遗存。其中,墓碑石含有非常多的信息量。比如,下图中的艾哈玛德墓碑石,不仅证明了泉州就是古时候的刺桐港,还说明当时有些阿拉伯人较好地融入了中国社会,他们在泉州婚配、定居。

艾哈玛德墓碑石是一块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墓碑,它不仅见证了中世纪时期泉州与阿拉伯世界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作为明确的物证,它证实了中世纪时期世界闻名的"刺桐城"即是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帆,为泉州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融,构筑了一个世界性的社区。当年,长距离的世界海洋贸易,将全球社会与文化的多样连成一体,让跨文化的繁荣成为现实。曾经的刺桐——如今的泉州,不变的是对外开放、积极交流的勇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