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非遗绝技惊艳亮相
2025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非遗绝技惊艳亮相
2025年央视春晚将于除夕(1月28日)晚上20:00正式开播,其中江苏无锡作为四大分会场之一,将重点展示其独特的非遗文化。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的节目将在22:15至22:30期间播出,届时观众将欣赏到国家级非遗项目——无锡精微绣和惠山泥人的精彩呈现。
无锡精微绣:方寸之间见乾坤
无锡精微绣是苏绣的一个重要流派,以"精、细、雅、洁"著称,尤其擅长在方寸之间绣出栩栩如生的图案。2008年,无锡精微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春晚将展出的《翠嶂千峰盛景图》是无锡精微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的代表作。这幅作品采用双面精微绣工艺,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作品中,山峦叠嶂,层次分明,配色以青绿为主,古朴雅致。通过央视镜头的特写,观众将能清晰地看到绣品上细微的针脚和丰富的色彩变化,感受其精湛的工艺。
惠山泥人:泥土里的江南风情
惠山泥人是无锡最具代表性的非遗瑰宝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惠山泥人以当地特有的黑泥为原料,经过捏塑、彩绘等多道工序制成,造型生动,色彩鲜艳。
在春晚舞台上,观众将欣赏到惠山泥人独特的艺术魅力。惠山泥人中最著名的当属"大阿福",它象征着平安吉祥,是无锡民间艺术的标志性形象。此外,惠山泥人还善于表现戏曲人物、民间故事等题材,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非遗瑰宝,璀璨锡城
除了精微绣和惠山泥人,无锡还有许多值得称道的非遗瑰宝:
二胡制作技艺:无锡被誉为"中国二胡之乡",其二胡制作技艺精湛,所制二胡音色优美,深受演奏家喜爱。
宜兴紫砂陶:作为中国陶都,宜兴的紫砂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其作品造型优美,色泽温润,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无锡酱排骨:这道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闻名,肉质酥烂,酱香浓郁,是无锡饮食文化的代表。
锡剧:作为地方戏曲,锡剧以其吴侬软语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传承创新,焕发新生
近年来,无锡市大力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23年启动的"百匠千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工程,旨在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水平。通过在大运河畔的惠山古镇集中展示、传授、生产、销售,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与传承。
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当代生活的鲜活元素。通过与现代设计的结合,非遗文化正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025年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将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歌舞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视觉盛宴。届时,观众可以通过央视一套(CCTV-1)、央视频、微信视频号"竖屏春晚"等平台观看直播,感受无锡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