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申贝布局低空经济:收购ICON公司背后的战略考量
上工申贝布局低空经济:收购ICON公司背后的战略考量
上工申贝(600843.SH)近期股价异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截至2025年1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1.0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08%。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以缝制设备制造为主业的公司,正通过收购美国ICON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试图抓住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这一新兴市场机遇。
收购ICON公司,布局低空经济
2024年5月,上工申贝宣布拟以自筹资金对德国DA公司进行增资,并通过其在美国新设子公司SGIA,以购买有效资产的方式参与美国ICON公司及其关联方的破产重整。根据公告,此次交易对价为1300万美元。
ICON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碳纤维轻型双座运动型飞机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其主打产品ICON A5是一款水陆两栖飞机,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市场售价约40万美元。尽管 ICON 公司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连续三年亏损,累计营收仅6345.9万美元,净亏损高达8471.4万美元,但其在碳纤维飞机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正是吸引上工申贝的重要因素。
上工申贝表示,此次收购是公司深化产业链纵向整合的重要尝试,将业务从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延伸到碳纤维制品生产制造,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赛道。然而,这一收购计划也引发市场对其是否存在概念炒作的质疑。上交所已对此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跨行业收购的具体原因及必要性,以及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情况。
政策利好频出,低空经济前景广阔
上工申贝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的决策,与当前政策环境密切相关。2024年,多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广东省提出到2026年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也发布了《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规范支持。
2024年12月,中国民航局为亿航EH216-S型eVTOL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颁发了型号合格证,这是全球民航管理当局颁发的首张eVTOL型号合格证,标志着低空经济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河南省政府也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4—2027年)》,旨在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业绩承压,转型迫在眉睫
上工申贝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5.71%,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875.55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6670.15万元。盈利能力下滑明显,欧洲缝纫机业务及新收购的美国ICON公司相关资产出现经营性亏损,进一步影响整体业绩表现。
机遇与风险并存
上工申贝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决策,既体现了公司对新兴市场的敏锐洞察,也反映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然而,这一转型之路并非坦途。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产业化落地过程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ICON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不佳,需要上工申贝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此外,美国成本费用较高,墨西哥生产效率较低,降本提效措施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水平。
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工申贝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值得期待,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其中蕴含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公司后续的整合进展、政策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