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封灌汤包与杞县大蒜:双引擎驱动古城经济新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封灌汤包与杞县大蒜:双引擎驱动古城经济新发展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80%E5%B0%81%E7%81%8C%E6%B1%A4%E5%8C%85/7683790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48512
3.
http://www.scs.moa.gov.cn/jcyj/202411/t20241127_6467107.htm
4.
https://www.zgqx.gov.cn/2024/12-20/3267163.html
5.
https://www.kaifeng.gov.cn/kfsrmzfwz/zwyw/pc/content/content_1820620854988890112.html
6.
http://ha.news.cn/20250129/b416e9a8dd664a08a2341ece7cbb3881/c.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1/06/57798620_1127556665.shtml
8.
https://www.hsw02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80&extra=page%3D1&mobile=2
9.
http://www.agri.cn/sj/gxxs/202409/t20240902_8667071.htm
10.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403/9d620d07db0840d48c6b1328ca4fa621/c.html
11.
https://www.kf.cn/c/2024-12-24/913047.shtml
12.
https://www.zgqx.gov.cn/2024/05-07/3046595.html

“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这句网络热梗,让千年古城开封再次火遍全网。近日,不少大学生组团从郑州夜骑4小时到开封,只为品尝正宗的开封灌汤包。这股“夜骑特种兵”热潮,不仅让开封灌汤包名声大噪,也让人们再次聚焦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产业发展。

01

百年传承:开封灌汤包的前世今生

开封灌汤包,这道始于北宋的皇家美食,已有百年历史。它皮薄馅多,汤汁鲜美,是开封饮食文化的代表作。灌汤包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优质面粉和五花肉,经过搓、甩、拉、拽等“三软三硬”的工艺,制成薄如纸的面皮;肉馅则以猪肉、蟹肉为主料,配以酱油、猪油等调味品,经过精细加工而成。蒸制时,灌汤包形似白菊,皮薄如纸,晶莹剔透,透过面皮可以看到里面鲜美的肉馅和汤汁,令人垂涎欲滴。

灌汤包的食用方法也别具一格,开封人称之为“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轻轻提起包子,用筷子在顶部戳一个小孔,先品尝鲜美的汤汁,再慢慢品尝肉馅和面皮,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这种独特的食用方式,既体现了开封人对美食的讲究,也展现了中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02

从田间到餐桌:杞县大蒜的产业传奇

如果说开封灌汤包是古城的美食名片,那么杞县大蒜则是这片土地上的“白色金子”。杞县,这个有着2000多年大蒜种植历史的县城,如今已成为中国大蒜之乡。据统计,杞县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产量高达9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域首位。

杞县大蒜以其个大、色白、皮厚、蒜瓣饱满、蒜味浓郁而闻名。这些优质的大蒜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金杞大蒜国际交易市场,每天有180多辆车排队装货,日出库大蒜达5000吨以上,繁忙的交易景象令人惊叹。

更值得一提的是,杞县大蒜产业已形成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大蒜收获季节,市场内每日用工约2000人,务工人员日均收入可达500元,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就业。

03

政策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开封市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23年,开封市建立了消费提振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先后印发《开封市“2023消费提振年”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聚焦汽车、家电、餐饮、家居、零售等重点商贸领域,开展多主题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据统计,2023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促消费资金超1.2亿元,带动线上线下消费超44亿元,有力促进了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升温。

针对近期兴起的“夜骑特种兵”热潮,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迅速反应,多个景区对“夜骑特种兵”免票,并提供免费灌汤小笼包、花生糕等服务。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开封的“烟火气”越来越旺。

04

产业融合:从“特产”到“产业”的蝶变

开封灌汤包和杞县大蒜的成功,离不开产业化发展的推动。近年来,开封灌汤包通过连锁经营、网络营销等方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一些知名灌汤包品牌如“第一楼”、“宋都”等,不仅在本地开设多家连锁店,还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杞县大蒜则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种植到加工,从储藏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这两个特产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灌汤包的走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杞县大蒜的产业化则带动了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05

结语:特产变“金矿”,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开封灌汤包和杞县大蒜的成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传统特产可以变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金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开封实践”,让传统特产焕发新的生机,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正如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所说,乡村振兴已进入深水区,以淄博烧烤、开封灌汤包为代表的地标美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未来,我们需要以三产为突破口,围绕年轻化,与一产二产进行深度融合,让传统特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