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痛警惕心梗,专家详解预警信号与预防
肩膀疼痛警惕心梗,专家详解预警信号与预防
“肩膀疼痛可能是心梗前兆”,这句看似简单的提醒,却可能关乎生命安危。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李求兵指出,肩膀疼痛,尤其是左肩疼痛,可能是心肌梗死(心梗)的重要预警信号之一。这种疼痛往往呈现钝痛性质,有时会放射到手臂内侧、前侧和手指,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易缓解。
心梗的发病率近年来持续攀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据统计,约50%的心梗患者在到达医院前就已死亡,这凸显了早期识别预警信号的重要性。除了肩膀疼痛,心梗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
胸部不适:最常见的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感、闷胀或钝痛,这种不适可能持续数分钟或反复出现。
上半身疼痛:疼痛可能扩散至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巴,尤其是左侧。
呼吸急促:在没有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感到呼吸困难,休息时也可能加重。
消化道不适:如上腹疼痛、恶心、胃灼热或呕吐,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
极度疲劳:特别是女性患者,可能会在心梗前几周经历难以解释的全身疲惫。
自主神经症状:如冷汗、头晕和心慌,可能伴有“濒死感”。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和老年人的心梗症状可能不典型,甚至可能出现牙痛、胃部疼痛等看似无关的症状。因此,对于高危人群,任何看似异常的身体反应都应引起重视。
预防心梗,关键在于控制风险因素和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防寒保暖:秋冬季节外出活动时要添加衣服,出门戴上口罩帽子围巾;大风降温或下雪天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寒冷刺激。
预防感冒:感冒、支气管炎、肺炎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梗;老年人抵抗力差,冬季应该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注意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饮食,低饱和脂肪酸饮食,清淡及规律饮食;还要避免抽烟喝酒、劳累熬夜、喝碳酸饮料、久坐不动等。
避免晨练:秋冬季建议运动时间安排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如中午或下午,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强烈的体育运动。
保持心情愉快:消极和负面情绪会增加心梗猝死的风险,日常要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愉快心情。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坚持服用药物,加强监测,定期到医院复诊,及时调整药物,避免病情波动。
一旦怀疑心梗发作,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保持安静。
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描述症状。
如果手头有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且明确不对这些药物过敏,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停止呼吸,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等紧急措施。
心梗的救治强调“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研究显示,心肌细胞一旦缺血受损,将不可逆转。因此,及时识别预警信号,把握黄金救治时间,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肩膀疼痛虽常见,但若伴随其他症状,尤其是上述预警信号,切勿掉以轻心。及时就医,不仅能保护自己,也是对家人负责。记住,“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