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1935丨贵州有个“世外桃源” 乌江寨美如画
遵义@1935丨贵州有个“世外桃源” 乌江寨美如画
位于贵州遵义市播州区的乌江寨,被誉为黔北大山中的小江南,乌江畔的璀璨明珠。这个依山傍水、烟雾缭绕的传统村寨,距离遵义会议会址仅50公里路程。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到2022年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会展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乌江寨在6年间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到“贵州旅游新地标”的华丽转身。
俯瞰乌江寨。通讯员 卢志佳 摄
“走进乌江寨,住进风景里。”乌江寨,一个依山傍水、烟雾缭绕的传统村寨,仿佛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距离遵义会议会址仅50公里路程。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到2022年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会展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从零起步,历经6年,乌江寨这颗黔北遗珠一跃成为“贵州旅游新地标”。
乘一艘乌篷船,两岸的吊脚楼在眼前缓缓展开,充满了黔北水乡的独特风情。冬游乌江寨,游客数量较少,运营方匠心布局的各色文旅融合业态,却在这份宁静之中更显韵味。依托山川原野的风貌,乌江寨将休闲度假与文化体验介入山林空间中,构筑了一片理想中的旅行目的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进而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运营以来,乌江寨布局一系列契合人们追求深度文化体验的业态,为这个新兴景区迅速“破圈”“走红”厚植了文化“灵魂”。
乌江寨夜景。通讯员 卢志佳 摄
以文塑旅,乌江寨文旅融合的态度很认真。在建设过程中,乌江寨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一方面将破旧的民居进行了修缮加固,保留了传统村落原来的“味道”,另一方面扩建的建筑群落也做到了向原始建筑“看齐”,毫无突兀之感。
“路面、墙体等外露的石材,我们几乎都是采购的农村使用过的老石板、老石材,所以整个村寨显得那么古色古香。”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殷明娟介绍。记者在现场看见,很多路面的石材确实还留有使用过的痕迹,随处可见的圆圈,偶然可见的几个刻字,都是历史跳动的“脉搏”。
殷明娟介绍,除了这些文化“不动产”,乌江寨还联合多个非遗传承人,在景区活态再现了古法造纸、传统染布、手工面制作、通草堆画等贵州各地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业态,将景区解构成了一个个文化展示的空间,也为游客创造了“体验式消费”的场景。
游客打卡拍照。通讯员 卢志佳 摄
轻装上阵,乌江寨文旅融合的步伐也很轻快。和贵州许多单一民族村寨不同,乌江寨曾汇集着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等8个少数民族,为此,乌江寨创新推出了“八方宴”,以八道菜、八个表演,为游客讲述八个民族的故事。殷明娟说,乌江寨在文化塑造中坚持开放、包容的“共生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乌江寨是贵州民俗文化的“微缩版”,可以一站式体验贵州不同的文化。
一步一景,潺潺流水声,不绝于耳,大自然的天籁疗愈着每一位游人。生态景观带,传统工艺作坊区、沿江民居民宿区、民族文化表演区等各具特色的业态区域尽展活力。
据了解,在乌江寨,既有独竹漂、竹竿舞、打铁水、傩戏表演等传统文化技艺展示,也推出了无人机表演、音乐水舞秀、桨板、皮划艇等项目,为景区植入了更多科技、运动元素。
本文原文来自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