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一小时,抑郁症风险降低23%!
早睡早起一小时,抑郁症风险降低23%!
2021年发表在JAMA子刊的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每天早睡早起一小时,可以将重度抑郁症的风险降低23%。这项由MIT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主导的研究,通过对84万人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首次明确了睡眠时间类型与抑郁症风险之间的关联。
这一发现不仅为抑郁症的预防提供了新的视角,更提醒我们重新审视日常作息习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事实上,早睡早起带来的益处远不止于此。
早睡早起的健康益处
身体健康的守护者
心血管健康:研究显示,晚睡和晚起会显著增加慢性心衰的风险。与早晨6点前起床的人相比,8点后起床的人慢性心衰风险增加了53%。
免疫系统增强:早睡早起的人通常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和更强的免疫力。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减少感冒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
代谢功能改善:规律的作息可以避免体重增加,降低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长期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胰岛细胞功能。
皮肤状态提升:睡眠不足会削弱皮肤细胞的调节能力,导致皮肤早衰。充足的睡眠能让皮肤保持活力,减少皱纹和色素斑的出现。
心理健康的调节器
情绪稳定:阳光可以抑制细胞对血清素的回收,让身体里的血清素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助于改善心情。秋冬抑郁症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照时间减少。
认知功能提升:大脑在睡眠过程中会清除代谢废物,如谷氨酸。如果这些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大脑功能,甚至导致脑细胞死亡。充足的睡眠能保持思维清晰。
视力改善:早晨的阳光富含红光,可以促进视网膜线粒体的产生,提供更多的能量,帮助提高视力。研究表明,缺乏日光接触的人患近视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
睡眠与精神健康的密切关系
研究显示,70%-80%的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有失眠症状,而50%的失眠患者同时患有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情感障碍(如抑郁)、广泛性焦虑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者通常具有最严重的睡眠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问题不仅会诱发精神疾病,还会加重其症状。例如,抑郁症患者常常面临入睡困难、总睡眠时间减少等问题,而焦虑症患者则容易出现睡眠中断和浅睡眠的情况。
如何调整作息习惯
循序渐进:如果无法立即做到早睡早起,可以先从早起半小时开始,逐步调整作息时间。
规律生活:保持每天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变动。
创造良好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影响。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放松身心: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阅读、冥想或深呼吸练习,帮助身心进入休息状态。
合理饮食:避免晚餐过量或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这些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尤其是在睡前几小时内,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它们会影响睡眠质量。
建立睡前仪式:比如泡个热水澡、喝杯温牛奶或进行一些轻松的伸展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避免午睡过长:如果白天需要小憩,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内,避免影响夜间的睡眠。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应及时寻求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早睡早起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投资健康的明智选择。通过调整作息,我们不仅能降低抑郁症的风险,还能全面提升身心健康,让每一天都充满活力与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