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诞辰143周年|大先生笔底风情,百卅载品物咸亨
鲁迅诞辰143周年|大先生笔底风情,百卅载品物咸亨
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143周年。在绍兴这座古城,先生的印记无处不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咸亨酒店到乌篷船,这些文化符号穿越百年,依旧鲜活如初。让我们跟随先生的笔触,探寻绍兴的风土人情,感受那穿越时光的诗意与魅力。
今天的绍兴城内,仍到处是先生的印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条短短的路途,先生及其笔下塑造的人物,在今天依旧鲜活,仿若穿越百年的光阴,用磅礴的生命力渲染出一片光晕。
每当忆起先生,绍兴这座古城便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跃然眼前。绍兴,那是先生心灵的原乡,文化的厚土培育出一代文学巨匠。在先生的笔下,绍兴的山川景物如诗如画,风土人情醇厚浓郁,社会生活百态尽显。
走进绍兴,仿佛踏入了先生的文学世界,一草一木皆有故事,一砖一瓦尽诉沧桑。让我们追寻先生的足迹,探寻他笔下的绍兴模样,感受那穿越时光的诗意与魅力。
咸亨酒店,鲁迅笔底风情。提及鲁迅,就绕不开绍兴,鲁迅对其故乡绍兴感情深厚,在书写越地特色美食时更是游刃有余。
凡读过鲁迅小说《孔乙己》者,皆知绍兴有咸亨酒店,并由此得知 “鲁镇酒店的格局与别处大不相同”,喝黄酒时最为适宜的下酒之物,当属 “盐煮笋” 与 “茴香豆”。
咸亨酒店 | 越城文旅
咸亨酒店并不是鲁迅虚构出来的,它是有原型的。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鲁迅堂叔周仲翔等在绍兴都昌坊口开设酒店,店名取自《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寓意万物得以皆美,生意兴隆,万事亨通。
今年,是咸亨酒店创立130周年。这家百年老店,宛如时光的守护者,见证了绍兴的岁月变迁。它曾在先生的文章中熠熠生辉,成为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
咸亨酒店 | 下图 绍兴日报
如今,“孔乙己” 捏着一枚茴香豆,伫立绍兴鲁迅中路,化身游客争相合影的 “明星”。其身后,“咸亨酒店” 几个大字跃入眼帘,低调而醒目,店前游人如织。
远道而来的脚步总是纷纷走向咸亨,找一张旧桌买醉。
人们浅斟慢饮,寻找咸亨民俗的、乡土的那一点意思。
人们在咸亨品味历史,咀嚼风情,领略故实。
在咸亨可以饮用到文化氛围,这是咸亨的出众处。
咸亨是时代的一处注脚。
咸亨可以找到自己的出典。
“当街一个曲尺形的柜台”、茴香豆、“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窃书不能算偷”……大先生创造的文化符号纷至沓来。
图源 | 沈奕铭/摄
了解鲁迅的文字,才读懂了“咸亨”二字——
从文化符号到城市名片,咸亨酒店既是酒店也是景点,承载的既是鲁迅诙谐幽默、向往美好的情怀,也是浩瀚绵长的江南文化和越文化。
鲁迅故里的一爿店,成长为鲁迅故里一片“区”;从鲁迅文化的一个符号,升华为绍兴文旅融合IP和古城人文经济地标。
食在咸亨,味享绍兴。绍兴菜历史悠久,是中国八大菜系中浙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菜的摇篮和发祥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咸亨酒店致力于越菜文化、黄酒文化的研发,其中,“咸亨宴”已被评为浙江名宴;而“十碗头”,“十大风味”系列美食也很好地再现了传统经典饮食风情。
茴香豆 | 沈奕铭/摄
“多乎哉不多也!”,鲁迅笔下的茴香豆,承载着历史的风尘,成为不朽的文化之豆,让人割舍不断。
茴香豆与其说是菜,不如说是“闲食”,当咕酒胚吃的。慢火慢炖的茴香豆咸鲜软糯,若再配上一壶太雕酒,着实是意蕴悠长。
太雕奶茶 | 咸亨酒店
倘若是不喝酒的,不妨试试咸亨酒店的太雕奶茶。当奶茶遇上太雕酒,鲜活奶香里,隐约透着酒香,甜而不腻,没有人能对它说不。
醉虾 | 咸亨酒店
同样鲜活的让人欲罢不能的,还有太雕醉虾。
鲁迅先生曾在《答有恒先生》中写到“醉虾”,说一盘醉虾放在席上“活活的”,“虾越鲜活, 吃的人便越高兴,越畅快”。
绍兴人爱生醉虾,不止因爽滑可口,更因虾半醉半醒,时跃碗中、时脱筷尖,换句话说 “任虾折腾”。醉虾扭头猛吸,酒香鲜甜,灵魂出窍,黄酒融鲜甜于舌尖,令人甜醇中迷失。
醉蟹 | 咸亨酒店
秋风起,太雕醉蟹正当时。将鲜活的螃蟹浸于太雕酒与咸亨酒店独制配方的香料中,自然之物的腴美光泽经过浓郁酒香的洗礼。轻掰蟹壳,灿黄的膏体在酒精作用下,生出梦幻灵动的鲜甜与芳香。
干菜焖肉 | 咸亨酒店
在绍兴菜中,“干菜焖肉” 乃是鲁迅的至爱。此菜亦是浙江菜系的代表之一。那色泽如枣红般明艳,兼具香酥绵糯之口感,咸鲜甘美之滋味,虽油却毫不腻人。“干菜焖肉” 韵味悠长,耐人寻味,已然成为绍兴菜的经典之作。
臭豆腐 | 咸亨酒店
“东南之人好食胕”,绍兴食俗,茹 “臭” 食霉,源远流长。臭豆腐乃其中极具代表性者。“油炸臭豆腐”,生臭熟香,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香气诱人,在国内外广拥粉丝。
咸亨酒店
宿在咸亨,一方风情。若想要醉倒在绍兴的温柔乡,不妨就住进极具文化特色的咸亨酒店。
走进咸亨,走进鲁迅。住进咸亨,所处可见的与先生有关的元素,能让你认识一个更加立体的鲁迅。更惬意的是酒店将江南水乡的景色、绍兴老街的景致都搬到了客房的窗前,带你沉浸式体验江南风情。
咸亨酒店
酒店房间格调古朴典雅,设施设备及用品配置匠心独运,仿古、自然与和谐之韵浑然天成。置身其中,温馨舒适的氛围与浓郁的文化气息交织,让人得以全方位领略绍兴的人文景观与独特风情。
咸亨酒店
老绍兴的江南韵味也被巧妙地 “移植”酒店里。漫步其间,青石板路、亭台楼榭、斑驳乌篷船和大红灯笼目不暇接,辉映于四周白墙黑瓦,让人恍觉游览了数百年水乡风光。
咸亨新青年酒店
或者是住进更具年轻化的咸亨·新青年酒店。
徘徊于喧闹之中,沉浸于宁静之底。咸亨・新青年酒店采撷绍兴城的蓬勃与活力,竭力塑造一个惬意整洁的居住之所,为下榻的客人给予最上乘的服务,也为旅客燃起繁华闹市中一盏安宁的夜灯,消解旅途的劳顿。
乌篷船 | 虞丹
在岁月的长河中,乌篷船一直是绍兴独有的文化符号,曾璀璨于绍兴的每一处角落,见证岁月沧桑,融入绍兴人生活。
虽时代变迁,它淡出日常,却如记忆宝藏,深烙心底。它是情感寄托与文化传承,始终与绍兴人最美记忆紧密相连。
鲁镇 | 柯桥文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社戏》
鲁镇 | 柯桥文旅
摇着乌篷船去看一场社戏,在欸乃的摇橹声中和着咿咿呀呀唱腔。清风徐来,这就是最惬意的事。
鲁镇社戏 | 下图 柯桥文旅
鲁迅先生在《社戏》《无常》《阿 Q 正传》等不朽小说中,数次提及故乡绍兴的社戏。那鲁迅笔下水乡社戏的情节,如陈酿般醇厚,令人回味悠长。
社戏,绍兴传统民间娱乐风俗,原为春秋祭社神之戏,承载酬神祈福愿景,后成民间文化活动,如明珠闪耀于绍兴历史长河。绍兴社戏风俗南宋盛行,清末亦风行,似文化丰碑,见证历史变迁与人文传承,凝聚智慧情感,乃绍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绍兴,人文璀璨,名人云集。鲁迅先生的笔下,曾描绘众多绍兴的历史人物,且在本地,许多人物的遗址、遗迹与纪念场所尚存。
大禹陵
鲁迅在辛亥革命后,数次前往禹陵瞻仰,深入考究有关禹的史料。1917年,他专门撰写了《会稽禹庙窆石考》,1935年又创作了历史小说《理水》,从实干精神、忘我精神、开拓精神这三个方面,高度凝练了大禹的 “卓苦勤劳之风”。
兰亭
鲁迅在他的杂文集中,多次提及王羲之和他的书法,比如《小品文的危机》。“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兰亭向来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这四大特色享誉海内外,是著名的书法圣地。
沈园 | 古越007(小红书)
鲁迅在《豪语的折扣》里谈及陆游及其诗作,将他称作 “慷慨党中的一个”。陆游,乃著名的爱国诗人。
沈园,这座古老的园林,既见证了他的拳拳爱国情怀,又承载着他的动人爱情故事。
曹娥庙
曹娥是东汉孝女,鲁迅在《朝花夕拾·后记》中提到过曹娥。气势雄伟的“江南第一庙”曹娥庙坐落在曹娥江西岸,始建于公元151年,距今已近二千年。是为了彰扬东汉时期上虞孝女曹娥,入江救父而建。
绍兴民俗里的风物
因鲁迅的缘故而世人尽知
来绍兴
遇见鲁迅 走进鲁迅 对话鲁迅
📖
参考资料
*绍兴日报《咸亨与名人故事》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部分内容来源:谁最中国、绍兴日报、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咸亨酒店、越城文旅等
感谢所有摄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