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云轩:漳州古城里的“画郎中”
晓云轩:漳州古城里的“画郎中”
在漳州古城的香港路上,有一家名为“晓云轩”的百年老店,店主朱朝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画郎中”。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装裱师,更是一位能修复破损字画的“画医”。每天,他在闹中取静的老房子里用心装裱每一幅字画,将漳州书画家们的妙笔生花永远定格,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珍藏。
一门传承百年的手艺
晓云轩创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店铺虽小,但五脏俱全,墙上挂满了待装裱的字画,地上摆满了各种装裱工具。朱朝南是晓云轩的第四代传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装裱技艺,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从业经验。
“装裱一幅画,就像给它穿上一件得体的衣服。”朱朝南说,“这门手艺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传统手工裱画工艺流程繁复,主要包括托芯、镶覆、砑装三个阶段,细分下来则有二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托芯是第一道重要工序,需要将画芯托上一层宣纸,使其平整牢固。镶覆则是将画芯镶嵌在绫绢中,形成画心。砑装则是最后的工序,包括砑光、裁边、包边、钉轴等,使画作呈现出最终的装裱效果。整个过程需要装裱师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确保字画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画郎中”的绝技
朱朝南最令人称道的绝技是修复破损字画。他能将残缺的画作修复得几乎看不出痕迹,让许多珍贵的书画作品重获新生。这门技艺不仅需要精湛的装裱技术,更需要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历史知识。
“修复一幅画,就像医生治病一样,需要对症下药。”朱朝南说,“首先要了解画作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才能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他曾经修复过一幅明代的山水画,画面上有多处破损和霉斑。经过仔细研究,他选择了传统的“揭裱”工艺,先将画芯从旧裱褙上揭下来,清洗干净后重新装裱。经过数月的努力,这幅珍贵的古画终于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传承与困境
然而,这门传承百年的手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手工装裱逐渐被机器装裱所取代。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花费数年时间学习这门繁琐的手艺,导致传统装裱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现在愿意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朱朝南不无担忧地说,“这门手艺如果失传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朱朝南依然坚守着这份传统手艺。他不仅在店里装裱字画,还经常到学校和社区传授装裱技艺,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和传承这门传统手艺。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朱朝南说,“这门手艺不能断在我的手里。”
晓云轩不仅是坚持传统手工裱画工艺的店铺,更是漳州古城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在这里,每一幅装裱精美的字画都凝聚着朱朝南的心血,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这门传统手艺的魅力。在机器装裱盛行的今天,晓云轩的存在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是朱朝南个人的坚守,更是这座城市文化传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