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闯出大市场:贵州轿子山破酥包助力乡村振兴
小包子闯出大市场:贵州轿子山破酥包助力乡村振兴
在贵州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工商联副主席杨从明提出《挖掘贵州地方特色美食资源,培育特色美食产业集群》提案,建议通过挖掘和创新地方特色美食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提议在安顺市轿子山镇得到了生动实践,当地特色美食“破酥包”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破酥包的特色与历史渊源
“破酥包”是安顺的传统风味小吃,其最大的特点是面皮层次分明,犹如千层包,一撕扯则呈现蓬松感,口感松软可口。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源自40多年前,当时轿子山镇的居民开始尝试制作面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良,最终创造出破酥包这一特色美食。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如今,破酥包产业已成为轿子山镇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该镇有1023户人在外开设破酥包店,涉及从业人员2270人。这些店铺不仅遍布贵州省内各大城市,还延伸到云南、广西、湖南、四川等地,省内外门店总数已达1000余家。
破酥包的热销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西秀区轿子山破酥包协会会长俞开红表示,协会正在积极谋划建设破酥包产业园,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村民返乡创业。
品牌建设与规范化发展
为了推动破酥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西秀区成立了轿子山破酥包协会。协会致力于打造统一的“轿子山破酥包”品牌,通过开设形象店逐步统一品牌标识和店名,不仅有利于开拓市场,也能够确保全镇从业者保持良性竞争。
目前,协会已成功打造5家形象店,这些形象店的开业标志着轿子山破酥包正式迈入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协会还计划围绕破酥包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由镇级指导,协会配合,积极谋划轿子山破酥包产业园建设,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村民返乡创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破酥包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就业,还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以轿子山镇的徐业泉为例,他辞去原有工作,与妻子共同开设破酥包店铺。自今年3月30日开业以来,每天购买的客户达到200人次,生意十分红火。
在安顺古城的一家破酥包形象店内,店主胡健表示,店铺每天顾客络绎不绝,有的省外顾客甚至要求邮寄破酥包,生意好的时候日营业收入可达到近万元。
破酥包产业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培育特色美食产业集群,不仅能够带动就业和增收,还能够提升地方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正如杨从明委员所建议的,将特色美食纳入旅游线路,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这一举措正在轿子山镇得到生动实践。
未来展望
随着破酥包产业的不断发展,轿子山镇正朝着打造“美食名镇”的目标迈进。下一步,协会将围绕破酥包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由镇级指导,协会配合,积极谋划轿子山破酥包产业园建设,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村民返乡创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破酥包产业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通过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培育特色美食产业集群,不仅能够带动就业和增收,还能够提升地方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这一模式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