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隐藏宝藏:笔山路的秘密
鼓浪屿隐藏宝藏:笔山路的秘密
鼓浪屿,这座被誉为“海上花园”的小岛,不仅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美景,更藏着许多历史的印记。其中,笔山路作为岛上一条充满故事的小路,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春草堂: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笔山路17号,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静静地矗立着,这便是春草堂。它不仅是鼓浪屿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厦门装饰风格”的集大成者。春草堂的主人许春草,作为近代厦门建筑总工会的首任会长,以其卓越的建筑才华和爱国情怀,为鼓浪屿留下了这一不朽之作。
春草堂始建于1933年,整体结构为砖石木混合型,主体二层,半地下室一层,建筑面积近490平方米。这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秩序,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装饰艺术,完美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许春草独具匠心。他选用闽南地区特有的花岗岩作为墙基、墙柱和廊柱,并特意保留花岗岩的荒面,以清水红砖勾缝,使建筑既展现出本土特色,又不失现代感。同时,他还引入海外的洗石子工艺,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质感和装饰效果。
春草堂的正立面外廊及建筑转角部分设洗石子装饰块立柱,后面衬清水红砖立柱。“出龟”部分立柱为圆形截面,闽南俗称“出规”,该词源于闽南方言,有“出挑”的意思,原指建筑门面凸出的外廊,后来也用来指代华侨洋楼中类似帕拉迪奥风格的正面突出的外廊空间。转角部为方形,砖柱截面为圆弧接方形的设计,外廊上方钢筋混凝土过梁上面是红砖叠涩的檐口,在廊柱与额枋上附砌清水红砖柱体与檐口,连接廊柱的为碧色琉璃宝瓶状透空栏杆。其外廊的形式充分考虑了厦门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通风和遮阳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春草堂的门楼装饰是典型的西式门楼风格,运用不同方向的线条和几何图形,构成了线条与线条、图案与图案之间高低错落的层次关系。门头为卷草花样装饰,表现出强烈的动感和点、线、面的构成关系,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现代形式感。下半部则以竖向排列的短线装饰为主,纵向线条的密集排列,使门楼显得挺拔并具有向上的动势。
笔山洞:历史的见证者
从春草堂出发,沿着笔山路漫步,不久便会来到笔山洞。这个看似普通的隧道,实则承载着鼓浪屿的历史记忆。笔山洞,又叫“防空洞”,是海峡两岸对立时,为躲避国民党飞机轰炸而建的。隧道较短,不出五分钟便可走完,洞内非常凉爽。笔山洞连接龙头路和内厝澳,比邻三一堂,穿过隧道不远处就是笔山公园。
幽深的隧道曾经画满了各种涂鸦,大部分都是过往的游客留下的,墙面画满了壁画和写满各式各样的留言.有关于爱情的、有关于友情的,写得密密麻麻。但是小编想说,还是不涂鸦为好,要做个文明的游客。
笔山洞是鼓浪屿上一个很短的过山隧道,位于岛比较中心的位置,距离工艺美院不是很远。这条隧道里面灯光比较昏暗,墙壁很朴实。出了笔山洞,豁然开朗。
笔山洞,夏天的时候非常潮湿,这就是游玩的必经之路,是个隧道,但就是在这条普通的隧道里,却装着许多故事的故事。
最美转角:浪漫的邂逅地
从笔山洞出来,沿着小路继续前行,便来到了鼓浪屿著名的“最美转角”。这里是三丘田码头附近的鼓新路,两条街巷交汇成45度夹角,一栋形似帆船的三层红色砖楼亭亭玉立在中间,砖楼下还有一个木质站牌屹立着,巷旁的绿荫将砖楼掩映其中,带着几丝古朴的诗意。
电影《第一次》、电视剧《转角遇到爱》、《暗恋·橘生淮南》等,都曾在此处取景。男女主角在转角处相遇,为剧情增添不少浪漫之意。也因有众多影视剧为其增色,最美转角成为众多游客来鼓浪屿的拍照打卡地之一。
站在转角处,以红砖楼为背景,可以拍出一张具有层次感的照片。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仿佛时光都变得温柔起来。这里不仅是游客的打卡地,也是许多影视剧的取景地,为鼓浪屿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
人文精神的传承
春草堂不仅是许春草的居所,更是他人文精神的展现和爱国行动的基地,体现了其借鉴西方先进文化与技术,追求民族自强、国家复兴的理想。时至今日,春草堂不仅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建筑,更成为鼓浪屿乃至厦门的一张名片,其部分区域已经转变为民宿或展览馆等供游客参观游览。
许春草个人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凭借着才华和不懈努力,逐渐在建筑行业崭露头角。他精通建筑设计与施工,积极推动厦门及鼓浪屿地区的建筑事业发展。1926年,许春草担任鼓浪屿工部局的华人董事,从此开始全力经营建筑公司,在鼓浪屿建造的房子有70多栋,其中就包括笔山路19号的许斐平故居、安海路67号的三一堂等,而春草堂便是他为自己修建的别墅,也是其建筑才华的集中体现。
“再漂亮的建筑设计,终归是要给人住的,还要住得舒服。这才是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及存在的意义。”这是许春草常说的一句话。在设计建造春草堂时,他选用闽南地区特有的花岗岩作为墙基、墙柱和廊柱,并且特意保留花岗岩的荒面,以清水红砖勾缝,使人一眼望去既能感受到建筑本土特色的韵味,又能体会到闽南建筑的天然色彩之美。同时,引入海外的洗石子工艺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质感和装饰效果,实现了本土与外来元素的巧妙融合。
许春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更是一位爱国者。他积极参与民主革命运动,曾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领导闽南护国战争,组织抗日团体联合会,出版《救国月刊》宣传抗日救国运动。他的建筑事业与爱国情怀相得益彰,为鼓浪屿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建筑。
笔山路,这条看似普通的小路,却承载着鼓浪屿的历史记忆。从春草堂到笔山洞,再到最美转角,每一处景点都在诉说着属于它们的故事。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年代的风云变幻。对于游客来说,笔山路不仅是一条观光路线,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处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