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孝心外包”成婚姻雷区?教你真正关爱爸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孝心外包”成婚姻雷区?教你真正关爱爸妈!

引用
中国网
7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4/22/content_42762082.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5A06FWH00
3.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911950.html
4.
https://m.huanqiu.com/article/4HRC7IBOVV5
5.
https://www.sohu.com/a/847201601_121798711
6.
https://www.banbiantian.org.cn/hunlianwuyu/
7.
https://www.xjmty.com/baodi/202411/t20241116_25011612_web.html

“孝心外包”这一词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热议,它指的是将本应自己承担的孝顺父母的责任转嫁给他人,比如配偶或子女。这种现象在春节期间尤为突出,当人们聚在一起时,往往会听到类似“你陪我爸妈多聊聊天吧,他们孤单得很”或“我们都在忙,你过年就多待几天吧,爷爷奶奶需要人照顾”这样的话。看似温情的语气下,责任却悄然转移。

什么是“孝心外包”?

“孝心外包”具体表现为:要求伴侣伺候自己的爸妈,自己却在家当甩手掌柜;指责伴侣不够体谅老人,自己却每天抱怨自己的爸妈;甚至用“我爸妈就是你爸妈”这样的说辞来PUA伴侣,同时却把伴侣的爸妈当外人防着。这些行为虽然听起来像是在履行孝道,实则是一种责任的转移。

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前女友平时跟我挺好,可她爸妈一来,就不停地对我说:‘对我妈好点儿。’‘对我爸好点儿。’……但凡我哪里怠慢了一丁点儿,她马上就冲我一顿‘汪汪汪’。后来我实在受不了,分手了。”另一位网友则表示:“结婚后丈夫整天张口闭口他妈妈太累了,要我伺候婆婆,他自己却不停地打游戏。”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孝心外包”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家人的共谋。有人总结了一个“孝心外包食物链”:公公把家务外包给婆婆,婆婆把关心自己的任务外包给儿子,儿子再把孝顺妈妈的任务外包给妻子……这样不停地踢皮球,最终产生了“踢猫效应”:每个人都把本该自己完成的任务,丢给弱于自己或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让对方“无辜躺枪”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为什么会出现“孝心外包”?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孝心外包”涉及“道德补偿”理论。人们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时,会通过其他行为来弥补。不愿意亲自照顾父母的人,会努力找一个特别“贤惠”的伴侣代劳,在缓解愧疚感的同时,又能继续维持孝顺人设。甚至还可能冠冕堂皇地说:“我找到的另一半就是特别懂事。”

这种现象还与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分工有关。在这种观念下,孝道责任往往被转嫁给女性。正如李银河在《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指出的:“家庭中,男性往往通过经济上的贡献来为自己规避情感劳动和照料责任,而女性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情感管理者。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长期处于次要甚至弱势的境地。”

此外,“孝心外包”还可能是特定文化情境下的“边界不清”。一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结了婚,你就应该孝敬我爸妈。”这本没有错,但问题在于:你把因此得到的夸奖和赞誉,视为自己的价值感来源。当我们审判“孝心外包”这个词背后的自私与不平等,其实就是在审判过去那些侵犯个人边界的错误认知。

“孝心外包”的危害

“孝心外包”对家庭关系和个人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它会导致伴侣间产生矛盾和不满,造成内疚感和压力,甚至可能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如何避免“孝心外包”?

  1. 明确责任边界:一位网友对“孝心外包”的相亲对象表示:“你妈不容易是因为你爸,你心疼她,现在就可以接她跟你一起住,早点‘让她享福不是更好?何必等到结婚后‘孝心外包’给你媳妇?”寥寥几句,划清边界,摆正立场,让对方无话可说。有时,我们遭遇外包时,虽然心里感觉怪怪的,但碍于情面不知如何应对。其实,直接划清边界是最好的。不管你跟对方是什么关系,一定要分清楚什么事你该负责,什么事该由对方负责。对于他人的课题和责任,不要主动揽过来,也不要被动承担,但可以适当帮忙。这样你既得到了公平,又不失去这段关系,减少内耗;而对方也会思考合理的解决方式,给你更多提高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2. 建立平等关系:博主papi酱在一期视频中坦言,自己和老公过年“各回各家”。她回家陪伴父母,老公也回家陪伴公婆,确保“两碗水端平”。《欲望的演化》中有一个观点: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在关系里越来越追求平等了。当夫妻双方被赋予差不多的权利,两个人的相处方式就从“一方制衡”,变成了“双方平衡”。比如:你对我父母好,我也对你父母好;我可以照顾老人,但你也得出力。平等、合作,才能实现彼此的利益最大化。

  3. 表达真实需求:想要关系守恒,你不妨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同时表达自己需要回报,要求另一半有所回馈。比如:我愿意照顾生病住院的老人,但你得给我们做饭。请记住:一定不要在关系里做“圣人”,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个人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内在得到滋养,经营起关系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能真心实意地孝顺另一半的父母。《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亲密伴侣的生活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另一方的行为目标和行动能力。”你内心强大,有充足的动力适应社会竞争,也有余力为家庭付出,这些积极的因素会影响到伴侣,使之与你共同成长。

  4. 相互尊重与理解:《亲密关系》认为,拥有美满的亲密关系的秘诀是:欣赏你的伴侣,表达你的感激,重复上述两步。在另一半为这个家付出比较多的时候,不妨试试以上技巧,会比你什么都不做效果要好很多。你有义务感谢伴侣为你付出的关爱、仁慈和慷慨,还可以经常分享你最欣赏伴侣的地方,无论巨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成熟的亲密关系,首先应该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其次才是在彼此帮助下,成就更完整的自己。

“孝心外包”看似坐享其成,其实暗含着更大的代价。网上对这种现象一面倒的声讨,揭示了人们并不愿意被“外包”,不愿意与转移责任的人相处。在外包与被外包的关系里,没有永远的受益者,最终会两败俱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真正互惠互利的相处策略。

真正的孝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关爱,而不是责任的转嫁。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孝道的内涵,建立更加平等、互惠的家庭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对父母的孝顺,同时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