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跟着古诗词,一起领略福建世遗风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跟着古诗词,一起领略福建世遗风采!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74596

福建,这片神奇的土地,拥有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从武夷山的九曲溪到泰宁的水上丹崖,从福建土楼的圆润到鼓浪屿的浪漫,再到泉州的繁华,每一处世界遗产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诗句,一起领略福建世遗的风采。



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宋·朱熹

八闽山水,首推武夷。钟灵毓秀的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理学家朱熹曾在武夷山五夫镇生活了50年,留下了传颂千古的《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武夷山国家公园 黄海 摄

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光影之间,是天地间的第三种绝色。大王峰雄伟挺拔、玉女峰亭亭玉立、鹰嘴岩振翅欲飞……这些奇山秀水、葱郁林木,共同构成了举世闻名的天然画卷。

登临天游峰,可一览奇秀胜景。一路上,松涛蝉鸣,满山苍翠。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每一帧画面都令人念念不忘。

“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坐竹筏沿着九曲溪漂流,是十分惬意的享受。当竹筏顺流而下,便可换一种角度观赏这里的山水。两岸群山间流传着多少神话传说,流水里倒映过多少日升月落……“碧水丹山”的美妙尽在不言中。

三明泰宁丹崖


泰宁,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的杉岭支脉东南侧,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称。“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一方原生野性的山水、一脉厚重辉煌的历史、一座古韵犹存的明城。”这是对泰宁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高度概括。

抗金名相李纲曾在泰宁的丹崖岩穴潜心治学、讲学,为雄奇俊美的丹崖所留连所感叹:

“烟霞绚彩染幽岩,紫翠葱茏云木参。”

“人间丹崖华彩衣,千古神韵世所稀”,“泰宁丹崖”是“中国丹崖”系列遗产青年晚期的典型代表,具有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态万千、气势磅礴的丹崖地貌和钟灵毓秀、烟波浩渺的金湖碧水,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成为独具活力和魅力的水上丹崖,人间佳境。

乘一叶竹筏,荡漾在“中国丹崖故事开始的地方”,于烟波浩渺中观赏水上丹崖至绝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地貌奇观,让我们一同回归自然,来这青绿间,领略泰宁别具一格的丹崖风光。

福建土楼


诏安土楼是福建土楼中重要的一支。清代陈盛韶任诏安知县时,他看到了诏安客家地区普遍修筑土楼以及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盛况,曾赞颂土楼的雄伟:

“二都无城,广筑围楼。墙高数仞,直上数层,四面留空,可以望远。合族比栉而居,由一门出入。门坚如铁石,器械毕具。”

龙岩永定土楼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高北土楼群是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精华之一,也是永定土楼的代表作。景区里有“圆楼之王”美誉的承启楼,和历史悠久的五云楼、世泽楼,以及有“博士楼”之称的侨福楼等土楼。众土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一派美妙无比的田园风光。

被誉为“土楼之王”的承启楼,始建于1628年,是福建土楼中规模最大的圆形土楼,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土楼之一,规模宏大,1981年被列入《世界建筑史》。承启楼是内通廊式的圆楼典范,圆中圆,圈套圈,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成,楼内有楼,环环相扣,结构巧妙。在这里,你可以打卡《大鱼海棠》同款场景,也可以来一组有特色的客家风格照,在环环绕绕之中,感受客家文化的无限魅力。

“土楼王子”振成楼为内外两环的圆楼,外环楼是四层的架梁式土木结构,内环楼是二层砖木结构的西洋式建筑,形成了“外土内洋,中西合”的独特风格,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府第式土楼福裕楼为经典五凤楼的杰出代表,为洪坑方形土楼之首,临水背山,高达七层,气势逼人。

漳州南靖土楼坐落在福建漳州的南靖土楼是中国传统土楼建筑的瑰宝之一。这些古老而神秘的土楼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记忆,被誉为“屋里有楼,楼里有城,城里有千年的历史”。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以及中国唯一的椭圆形土楼组成,方楼在中间,其余四座环绕于其周围。田螺坑土楼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从下往上看,土楼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因此被称为福建版的“布达拉宫”,近距离看也很震撼。

裕昌楼是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歪西斜”,三楼柱子向东歪,五楼柱子向西斜,最大的倾斜角度为15°,看似摇摇欲坠,但它已稳定地经受了七百年的侵蚀与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游客在方形土楼“和贵楼”院子里漫步观光。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楼”的和贵楼有“四奇”:一奇是楼高,是福建土楼之最;二奇是建楼之地位于沼泽之上,历经地震仍稳固如山;三奇是楼内有一清一浊两口井;四奇是和贵楼结构具有“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几百年来,和贵楼像一位阅历深厚的老人,向人们诉说着先民卓越的智慧和家族的兴盛故事。

厦门鼓浪屿


万历年间,一位丹阳人来到嘉禾屿(今厦门)游鼓浪屿。他爬上日光岩,在岩壁上题勒“鼓浪洞天”四个大字,成为岛上出现最早的摩崖石刻。题石的人叫丁一中,是当时的泉州府同知府事,闽地有名的儒士:

“须弥藏世界,大块得浮邱。
岩际悬龙窟,寰中构蜃楼。”

明代丁一中笔下的鼓浪屿曾是半渔半耕的村落,以方寸之岛,见证炮火与抗争,留下了独特的历史建筑和人文自然景观。在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中,这颗明珠洗尽沧桑焕发生机。

厦门鼓浪屿 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它是“万国建筑博览馆”,也是“琴岛”。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岛上独特的建筑、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每年持续吸引着数百万游客登岛游览。

岛上岬角和海湾交错,海浪与岩石角力,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平台等地貌遍布岛岸。涨潮时,浪击石洞,声若击鼓,故而得名“鼓浪屿”。

这样一块小小岛屿,曾上演过波谲云诡的历史剧情。它曾是明代郑成功屯兵操练、对抗清兵的军事据点,曾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首批开辟的口岸之一,还曾是甲午战争后清廷为请列强“兼护厦门”设立的公共地界……

它每每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见证者,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足球队、幼儿园都在此创立,近代的林语堂、弘一法师、马约翰、林巧稚、卢戆章和当代的舒婷等知名人物都曾与鼓浪屿结下不解之缘。不妨挑个好时间,徜徉在微风里,去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好光景吧。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北承福州,南接厦门”的泉州,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烟火气息的世遗古城。“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是北宋翰林学士李邴在《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中描绘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帆樯如云、商贾辐辏的繁华景象。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山海之间,人来人往,一座城中竟有22个世界遗产点,令人心生向往。

泉州东西塔和西街 陈英杰摄影

若说泉州的地标性建筑,大家必然能想到开元寺。坐落在泉州市鲤城区西街的开元寺,一直以来是众多摄影爱好者最爱的打卡点之一。“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走近开元寺,便也觉得肃穆而庄严、禅声悠远了。

别忘了到西街走一走。一条长长的古街,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化、建筑与传奇故事串联起来。熙熙攘攘的古街上,有的是特色美食:手工麻糍、润饼菜、面线糊……在街上吃喝玩乐,感受泉州的烟火气。

泉州这座城市,跟“海”好像离不开关系。来到泉州,不妨来市舶司遗址看一看。在宋朝时期,这里属于中国古代海关管理机构。走过立碑牌匾,感受往日船港的痕迹。

走过山水长街,探过古建寺院,也来看一看安平桥上的日落吧。有人说,黄昏时刻的安平桥是最美的,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平静的水面,映照出暖黄色的光。走在长长的安平桥上,时光安静又温柔。

我们天生需要去旅行,在旅行中遇见美好,探索无限可能,也重新发现自己。世界旅游日,让我们追随前人的脚步,再一次走进福建这灵山秀水,一起聆听世遗的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