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泪”好美!但它的真相其实是...【附"追泪"攻略】
“蓝眼泪”好美!但它的真相其实是...【附"追泪"攻略】
又到了被蓝眼泪刷屏的季节!在夜晚的海滩上,海岸线变成一片梦幻的荧光蓝色,仿佛大海流下了晶莹剔透的泪水。这种被称为"蓝眼泪"的自然现象,每年4-6月在福建平潭岛最为常见。面对这浪漫的奇观,你是否好奇:这是海洋被污染了吗?究竟是什么在发光?如何才能捕捉到这转瞬即逝的美丽?
平潭的蓝眼泪|图虫创意
什么是蓝眼泪?
“蓝眼泪”涉及到的主要是一些个体微小、会发光的浮游生物。当海水受到外界扰动时,也惊扰了它们,在它们的体内或体外便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淡淡的蓝光。
简单说来,蓝眼泪就是这些浮游生物发出蓝光的现象,有时,蓝眼泪也被用来直接指代这些发光的浮游生物。
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出现过海面下众多生物同时发光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在这一场景中有发光的鱼,发光的水母,还有发光的微观生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福建平潭岛的蓝眼泪最为出名。以这里为例,在温度适宜时,处于汛期的闽江给河口附近的海域带来了充足的淡水和营养盐输入,给海中浮游生物的大规模增殖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在风与海流的辅助下,大量会发光的浮游生物被送至海边,冲向海滩,在海浪的拍打下被激发出荧光——此时人们就非常容易看到成片的蓝眼泪,随着浪花向海滩袭来。出海的渔船行驶过的地方,也会产生泛着幽光的蓝色波纹。
比利时海边出现的夜光藻发光现象。|Hans Hillewaert / Wikimedia
是谁在发光?
形成平潭蓝眼泪现象的发光生物主要是什么呢?如果各位有阅读过相关新闻,会看到两种答案: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海萤。
夜光藻是一种球状单细胞生物。虽然在分类上属于甲藻门,却不会进行光合作用,而是用触手捕食硅藻、绿藻、细菌甚至鱼卵等食物。因此,也有学者将它们称为“夜光虫”。
事实上,除了夜光藻,甲藻类还有不少成员也会发出荧光,只不过夜光藻的确是平潭海域附近的优势种。
显微镜下的夜光藻|Maria Antónia Sampayo / Wikimedia
新闻里说了,除了夜光藻,聚集形成平潭蓝眼泪现象的还有海萤。海萤隶属于节肢动物门介形纲状肢目下的一科——海萤科Cypridinidae,该科下的大部分成员都会发光。
那么形成平潭蓝眼泪的,可能是哪种海萤呢?
在我所查得的所有网络资讯中,都说是弯喉海萤属(Vargula)的希氏弯喉海萤(Vargula hilgendorfii)。可是再往深处查,却查不到相关的论文或报告。没有专业的文献支持,也没有权威的定种结果,所以要敲定平潭的海萤蓝眼泪是由希氏弯喉海萤这一物种聚集形成的,实在是太过仓促了。
希氏弯喉海萤的发育过程|Norio Wakayama / Journal of Zoology (2007)
它们为什么会发光?
其实许多海洋生物都会发光,在海洋里,小到细菌,大到鱼类,都有些成员自带发光功能。发光能够帮助它们保护自己、警告天敌或是与同类交流。
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是化学发光的一种,因为它们的光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这些生物能合成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和氧气反应产生光,而荧光素酶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不过这样表述相对宽泛,实际上具体到不同的类群,乃至不同的物种时,它们的发光机理仍有所不同。
各类生物的发光机理。图中左边是发光物质的结构式,右边是以该发光机制发光的主要生物|图片修改自Steven H.D. Haddock et. al. / 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 (2010)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以夜光藻为代表的甲藻类和海萤都通过释放荧光素与荧光素酶来产生荧光,但二者发光物质的结构式其实是不同的。
此外,对于甲藻类来说,发光的化学反应发生在藻体体内;而海萤则是将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同排出,这两种物质在体外遇水之后,荧光素酶才会催化荧光素发光。
也就是说反复刺激之后,海萤就一滴都不剩了。
蓝眼泪说明海水污染了?
有一种观点说,蓝眼泪是赤潮藻类聚集形成的。嗯,夜光藻是赤潮藻类没错,但海萤不是(前面说了海萤是介形类)。此外,夜光藻虽然是赤潮藻类,但是它本身不含赤潮毒素——不是所有的赤潮藻类都含有赤潮毒素的。
不过就算是不含毒素的赤潮藻类,大量增殖也可能危害到水体环境——密度过高的赤潮藻类会黏附在鱼、虾等动物的鳃上,令动物窒息死亡。死亡的赤潮藻类和冤死的动物尸体在分解过程中,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产生有害物质,进而影响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
因此对沿海养殖户来说,若海域里出现了大量的夜光藻,还是要警惕的。
2017年日本爱媛县出现的赤潮现象|melvil / Wikimedia
有的小伙伴搞错了因果关系,认为是因为水体受到了污染才导致了蓝眼泪大爆发。事实上,只有在清澈的水质中,蓝眼泪的效果才会那么迷人,而夜光藻密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导致水体被污染。
不过不要怕,科学家们会做好实时监测,只要水体里的夜光藻密度适当,夜光藻蓝眼泪依然是平潭旅游的好伙伴(握拳点头望向远方)!
如果你也想当“追泪人”
请听我多唠叨两句。首先给大家打一剂预防针:就算提前做好“追泪”攻略,还是有可能白跑一趟。
蓝眼泪既然是涉及自然生物的奇观,那我们就不可能精准地预测它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否则我们就能直接预测我国沿海的赤潮爆发,简简单单就可以帮助沿海养殖户避免赤潮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了。
可是平潭有这么美的海,就算晚上看不到蓝眼泪,白天的风景也很值得看啊!你看看这天空、这海景、这石头房!
平潭美景,环岛观光、看日出、赶海都不错|喵鱼酱
最适合追泪的时间
平潭的蓝眼泪现象主要发生在4月至9月,其中4月和5月是蓝眼泪高发期,在这段时间内可能连续好几天都会有高亮度的蓝眼泪爆发,而且不论当天天气如何(无风/刮大风,晴天/雨天/雾天)都会有。但是过了6月之后,蓝眼泪的发生频率会降低,特别是夜光藻蓝眼泪的发生频率,这很可能与海水温度、盐度、海流以及风向变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
日落之后,在没有其他光源的地方,蓝眼泪便登上舞台了。凌晨时分的体验感最佳,因为此时是整座岛屿的熟睡时刻,周遭静谧不已,只剩下海浪和心跳的声音。
但是!人生地不熟的,还是不要太大(zuo)胆(si)了,小心迷了路。建议大家结伴赏泪。
最适合追泪的地方
在平潭岛的东面一线,就是临着中国台湾海峡的海岸,都有可能看到蓝眼泪,北至猫头墘、长江澳风车田,南至大福湾。建议有心人关注一些专门直播平潭蓝眼泪的抖音号或公众号,这些账号通常会派人蹲点,及时告知观众和读者当天的蓝眼泪出现地点。
平潭岛观光巴士的路线图|平潭国际旅游岛
对了!一定要交代大家,去海边千万不!要!开!汽!车!不然保证各位堵得头晕目眩、膀胱肿胀。尽管平潭岛的环岛路平坦宽阔,然而从北港村起一路向北,至长江澳风车田处,都没有支线,不容易掉头。此外,往流水镇方向,一旦下到村子里,村里的路就更窄了,不仅给自己添堵,也给村民们添堵。
不如租辆小电驴,一路驰骋高歌随心所欲。
如何拍出好照片
如果是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并分享给亲友,那手机是不大行的。建议各位带上专业的单反相机,架上三脚架,设置的时候适当增加曝光。先拍几张照片再根据效果调整参数,肯定能拍出理想的照片。
我手机(iPhone 8)拍出来的极限。|喵鱼酱
这是遗留在沙滩上的蓝眼泪。和我一同赏泪的路人竟然用手机(华为P30 Pro)拍出了星云的效果。|没有透露姓名的路人
其他注意事项
1.不要打光,不要开手电,拍照不要开闪光灯。大多数时候蓝眼泪其实并不明显,持续时间也不长,外界光源是非常影响观感的。
2. 不要为了激起蓝眼泪,而不停地向海里扔石头。目前已经出现了人们往黑漆漆的海里扔石头,却不小心砸到渔船的情况。因此,建议大家在沙滩上而不是码头边赏泪。在码头边观赏也更危险,容易失足落入海中。
3.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乱扔垃圾!爱护海洋,把塑料垃圾收好扔进垃圾桶,不要遗留在沙滩上。否则今后我们看到的只能是铺满塑料垃圾的海面了。
当你的双眼适应了黑暗,蓝眼泪的光就会愈发耀眼妩媚。赤脚踏入水中,用脚划水看波光粼粼,再抬腿看小生物附在腿上发出星星点点的光。踩在沙滩上,脚掌所及之处,荧光蔓延数公分,转瞬即逝。这个春天,去紧紧抓住这份浪漫吧!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