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色出行新目标: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绿色出行新目标: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绿色出行新目标: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近日,广州市正式印发《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现中心城区至南沙新区、东部中心、外围综合新城30分钟互达,市域至大湾区城市60分钟互达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这一规划不仅展现了广州在交通领域的雄心,也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政策引领:绿色出行比例将达70%
根据《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广州提出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7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州正从多个维度推进绿色出行体系建设。
公共交通:新能源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
在公共交通领域,广州正大力推进新能源车辆的应用。据统计,目前广州已累计应用纯电动公交车超1.37万辆、巡游出租车近1.78万辆,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6.7万吨。同时,广州还在持续优化轨道交通网络,包括3号线东延段、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等多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智慧交通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广州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统一公交调度平台,并推出“广州交通·行讯通”APP,为超过1200万用户提供实时公交信息和便捷支付功能。此外,广州还积极探索自动驾驶、交通智控等新技术应用,推动交通数字化转型。
慢行系统:打造宜居城市新名片
为鼓励绿色出行,广州正大力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据统计,广州已累计完成186公里非机动车道的增设或拓宽工作,规范骑行环境。同时,广州还规划了2500公里乡村风景道和520公里山海骑行贯通道,串联乡村主要景观资源,构建快进慢游式风景道网络。
激励机制:让绿色出行成为新时尚
为引导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广州积极探索建立居民低碳出行激励制度。例如,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推出“碳普惠服务平台”小程序,市民通过支付宝乘车码乘坐公交、地铁,即可领取低碳行为奖励。这种“谁低碳、谁受益”的机制,正在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潮流。
未来展望:打造绿色交通新典范
根据规划,到2035年,广州将全面形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实现更高效的对外链接与更人本的城市交通。同时,广州还将大力发展低空飞行,探索低空空域管理,完善低空飞行配套基础设施体系,为交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这些规划的逐步落地,广州正朝着建设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稳步前行,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借鉴的绿色出行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