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董其昌临写王羲之《圣教序》:融合创新的艺术巅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董其昌临写王羲之《圣教序》:融合创新的艺术巅峰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DATNRT05566SQ2.html

董其昌临写的王羲之《圣教序》是明代书法艺术的瑰宝。他以独特的书法技巧和艺术理解,将王羲之的书法精髓与个人风格完美融合,展现了高超的临帖水平。本文将从用笔特点、墨色运用、结构创新、章法布局等方面,深入解析董其昌临本的艺术成就。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来自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他的书法之路起始于颜真卿,后转学虞世南,又涉猎钟繇、王羲之等大家,并融合李邕、徐浩、杨凝式等笔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书法以率易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而著称,这种特色在他临写的《圣教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董其昌在褚遂良和王羲之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书法技巧,起笔藏锋而入,落笔后衄搓、调锋,动作丰富多样,行笔时中锋侧锋并用。这种用笔方式使得线条骨格清秀,点画遒美,富有变化。
他深知 “提得笔起” 的重要性,其临作字势挺劲,笔气紧结,而字之风神又见萧散,极得王书精神。同时,他善于运用墨色的变化,用墨清雅,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为作品增添了层次感和立体感,让线条仿佛有了生命,在纸上跳跃、流淌。

在结构方面,董其昌巧妙地在王羲之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运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技巧,精心设计字形样式,使卷面整洁有序、苍劲有力,呈现出淡然飘逸之美。
他注重字形的大小、比例和疏密关系的把握,根据笔画的多少和布局的需要,灵活调整字形。在笔画较多的字中适当缩小字形,在笔画较少的字中放大字形,使作品更加紧凑或舒展。

尽管《集字圣教序》原作为集字作品,章法常不被推崇,但董其昌在临写时却极为注重章法的安排。他在全篇的字的大小、间距、动静、摆动方面都精心布局。
字的大小错落有致,间距合理紧凑,通过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营造出动静结合的美感,又通过字形的倾斜、扭曲等展现出灵动之态。
他的临本笔势连贯,行气章法贯通,字里行间流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王书韵致,真正做到了 “收放自如”,收为了放,放映衬收,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与赵孟頫临本相比,董其昌临本的独特之处更加显著。赵孟頫临本较忠实原作,为实临之典范,用笔点画使转交代清楚,笔笔到位,但中锋用笔较多,侧势妍美略有不足,笔画较平,提按较少略显单调,结构上字字严谨形似相当,章法上临作画有界格,一行之字数与圣教相仿。
而董其昌临本则用笔更加自由奔放,结构更加灵动多变,章法更加富有韵味,展现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







董其昌一生临帖不辍,他深知 “学书不从临古,必坠恶道” 的道理。 在他家境贫寒一心从政时,仍坚持一面苦读,一面临摹各大书法家作品,《临圣教序》便是其中的重要成果。 他的临本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