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动驾驶+数字孪生:未来城市交通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动驾驶+数字孪生:未来城市交通新趋势

引用
CSDN
10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083993/article/details/141372280
2.
https://www.sohu.com/a/769772961_508890
3.
https://www.nda.gov.cn/sjj/ywpd/szsh/0117/20250117135550122741899_pc.html
4.
http://www.wrdrive.com/mobile/news/show.php?itemid=6773
5.
https://easyv.cloud/c/article/13337.html
6.
http://www.wrdrive.com/news/show.php?itemid=7015
7.
https://qh.sz.gov.cn/sygnan/qhzx/dtzx/content/post_11565602.html
8.
https://www.szhcdata.com/products/digitaltwins.html
9.
http://www.cnautonews.com/yaowen/2024/10/18/detail_20241018368956.html
10.
https://www.7its.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2625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自动驾驶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兴起为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两项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重塑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方式,为解决交通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01

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五位一体建设模式的实践

北京市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了“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城市工程试验平台。这一平台通过数据驱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升智慧交通治理效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采取高度灵活的迭代策略,每3至6个月为一周期,从1.0阶段(搭建试验环境)逐步推进到4.0阶段(全面推广与场景精细化优化)。目前,已通过车载单元(OBU)实现云端服务22类,路端服务17类,每日路侧和云控平台形成6万次事件,向运营企业、整车企业、图商等提供信息播报服务7亿次。

在具体成效方面,以北京市经开区为例,60平方公里范围内近300个信控路口处于信控动态优化中。评测显示,在交通流量增加19.7%的情况下,关键路口平均停车次数下降22.4%,平均行驶时间缩短11.6%,平均速度上升12.3%。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示范区建设带来的显著改善。

02

数字孪生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数字孪生仿真建模技术通过将物理系统的数字化模型与现实系统进行实时同步,实现了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准确模拟和预测。在交通领域,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网络规划、交通流优化、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

在交通网络规划与优化中,数字孪生仿真建模通过构建真实的交通网络数据模型,包括道路网、交通信号灯、车辆流量等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对交通网络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优化交通信号配时,调整路口布局,提升交通网络的吞吐量和通行效率。

在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方面,数字孪生仿真建模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中。通过建立道路交通流的数学模型,结合车辆信息、道路条件、交通信号等实时数据,可以模拟不同交通管理策略下的交通流动态变化,并实时反馈监管部门。这种实时监测和仿真模拟的方式,有助于交通管理者优化交通信号控制、调整路径规划,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

此外,数字孪生仿真建模技术还可用于交通安全和风险评估。通过模拟事故场景、分析交通事故原因、评估道路安全隐患等,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展交通风险评估,预测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指导交通管理决策,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在环境影响评估与减排优化方面,数字孪生仿真建模在交通领域中还可用于环境影响评估和减排优化。通过模拟交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可以评估不同交通管理策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如交通限行、绿色出行政策等,降低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03

自动驾驶与数字孪生的融合创新

当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时,数字孪生模型便被赋予了智能的灵魂。以机器学习为例,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学习,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数字孪生模型中的物理实体的行为模式和性能趋势进行精准预测。例如,在电力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中,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电网的运行数据,可以提前预测电力设备的故障发生时间和故障类型,从而实现预防性维护,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为交通管理和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通过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车辆的数字化建模,构建出城市的数字孪生交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交通流量数据、车辆行驶数据、道路状况数据等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优化控制。根据预测的交通流量变化,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和拥堵现象。

同时,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加精准和安全的导航服务。自动驾驶车辆可以通过与数字孪生交通系统的实时交互,获取道路的详细信息、交通状况以及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前做出决策和调整行驶路线,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通过对数字孪生交通系统的长期监测和分析,还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城市交通布局,缓解交通压力。

04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近期,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支持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开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旨在推进5G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包括扩大5G智能交通信号控制部署,深化5G在自动驾驶技术如编队行驶和远程驾驶的应用。

地方层面,多个城市积极推进地方性立法工作。例如,武汉市和广州市相继通过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支持道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全域开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试点。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市场前景。

尽管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是一个关键问题。其次,技术的融合与协同也是一个难点。此外,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应用还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展望未来,随着物联网、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技术将实现物理实体与数字孪生模型之间的实时、无缝连接,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更丰富、更及时的数据来源。5G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将为数字孪生模型的数据传输和实时交互提供有力支持。云计算则为大规模数字孪生模型的运行和计算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

总之,自动驾驶与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为城市交通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构建虚拟映射的数字孪生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的智能分析和预测能力,可以实现对交通系统的全方位监测和优化。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还能提高道路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城市交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这一融合创新将在未来城市交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