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罍街:从夜市到文旅再到城市新商业的华丽转身
合肥罍街:从夜市到文旅再到城市新商业的华丽转身
合肥罍街,位于包河区宁国南路与水阳江路交汇处,是合肥标志性的文创街区,也是中国特色商业名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国特色美食名街……或许是因为季节问题,又或许是因为我曾经的打开方式不对,这次的罍街总感觉游人特别的多。
瘟街的前世今生
罍街,究竟是个什么项目?
历经十几年发展,紧随合肥城市更新步伐,罍街也在不断实时更新。时间倒转回2013年夏天,时任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外考察归来,感受到烟火文化之于城市商业发展的趋势性,明确合肥商业也要部署城市烟火文化。
彼时,合肥滨湖集团的董事长黄广勇,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旗下负责商业地产板块的小滨投打造的罍街由此应运而生。
罍街1.0,商业前身是合肥的莲花夜市。
早期罍街 图片来源:罍街文旅官微
当时合肥商业地产的发展,正处于从传统百货到购物中心更迭和变革时期,城市对商业地产的理解相对较浅,并且被外来者“大行其道”,合肥商业操盘手更热衷于学习和模仿。
位于宁国路与水阳江路的莲花夜市,就是当时滨湖城投学习台北士林夜市打造的夜市集合体。但随后这一项目很快陷入发展困境。“建成以后老百姓不买账,商家不愿意来,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黄广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诚早期罍街陷入了困境。
没有因地制宜,夜市单一的业态和过窄的发展格局,消费者不买单,反馈到滨湖城投身上,是其未能同步获得相应的可观回报。
黄广勇当时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光建成一个夜市肯定不行,必须重新定位,一定不是仅仅满足于夜市,还得是餐饮、休闲、娱乐甚至文创。”自此,这便是罍街1.0。
重新定位和打造后的罍街,涵盖了从特色美食街区、早餐街“罍街早点来”到全省首家茶馆式剧场“罍街茶馆”等的多种业态。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结合合肥本地城市底蕴和文化特色,罍街成为文化休闲街区的项目代表。
瘟街的特色亮点
作为全省最大的美食旅游街之一,远近闻名的“吃货天堂”,无论是晨起还是深夜,市井烟火下花样繁多的美食小吃都是主角。这里汇聚了地方特色、景区美食、网红名吃等一系列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知名小吃餐饮,游客们在此不仅能吃到合肥小龙虾、淮南牛肉汤、徽州毛豆腐等安徽特色美食,还能品尝到广东肠粉、新疆烤串、陕西肉夹馍、台湾蚵煎仔等来自各地的特色美食,真正的让你体验“舌尖上的中国”。
另外,作为安徽文化创意艺术集合地,罍街拍照打卡、休闲赏玩、访古探幽的绝佳去处。这里有老舍笔下充满韵味的老式茶馆,有展现合肥文化底蕴的罍+村、罍+巷,还有将复古文化和时尚元素完美融合的创客空间、艺术家村、绿地公园等等。总之如果你有机会来合肥的话,一定记得到这里走走转转。
瘟街的文化融合
罍街凭借其多重版本的叠加效应,在商业视觉、形态、内容、品牌、运营和推广等方面的与众不同,如建筑古色古香、品牌门店一店一设、文化侧重创意和集群,品牌侧重文创等多方面,建立更为丰富的“非标”商业标签
从1.0到3.0,再到现在最新的4.0,罍街身上的文旅标签早就随着时间和商业更新不断弱化。
瘟街的影响力
十几年前,位于包河区的罍街还是一片废弃水塘。如今,罍街“摇身一变”,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中国特色美食名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年接待游客量达600万人次;磨滩大街“一次尝遍合肥美食”活动,累计接待近30万人次,直播点赞量超6万次,直接拉动消费超5000万元。
如今,在包河区,“文化+”有了更多演绎方式,在本土文化IP的赋能下,安徽直播经济总部基地、安徽数字新媒体科技产业园、安徽数字文化科技产业园陆续建成,创意文化持续“出圈”,形成了声势,打响了品牌,让合肥乃至安徽成为新晋热门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