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联投获AI信号灯专利,智能交通迎来新突破
华兴联投获AI信号灯专利,智能交通迎来新突破
近日,北京华兴联投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重要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秒级自适应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系统”(授权公告号CN118865666B)。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智能交通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智能信号灯优化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交通流量数据,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与传统固定时长的信号灯相比,这种智能系统能够根据实际交通状况做出秒级响应,实现交通信号的最优配置。
技术原理与优势
智能信号灯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信号控制。通过安装在路口的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系统可以实时获取车流量、行人流量等数据。这些数据随后被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AI算法会根据预设的优化目标(如最小化平均延误时间、最大化通行能力等)计算出最佳的信号灯配时方案。最后,优化后的配时方案会被发送到信号灯控制器执行。
这种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方式具有显著优势:
缓解拥堵:智能信号灯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延长或缩短红绿灯时间。例如,在低峰时段减少红灯等待,高峰时段增加绿灯通行,有效降低路口延误和行程时间。
提高安全性:通过精准控制信号灯,智能系统减少了因拥堵引发的交通事故,并在紧急情况下为救护车等车辆开辟绿色通道,提升道路安全。
节能减排:智能调度降低了车辆怠速时间和频繁启停,从而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助力环保。
实际应用案例
智能信号灯优化技术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北京,智能信号灯使部分路段的拥堵指数下降超过20%,显著改善了早晚高峰的交通状况。在广州,应用智能优化后,一些路口的平均延误时间减少了30%以上,提高了整体通行能力。
百度ACE智能交通引擎3.0通过大模型技术,将车、路、云、图的基本能力和交通全要素进行聚合和泛化升级,提升了交通感知、认知、预知能力。视语秦岭·秦川交通大模型则通过FastSAM等最新成果,实现了性能的显著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信号灯系统将向更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多设备协同:与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公交系统等联动,实现更高效的交通管理。
AI深度学习:利用人工智能预测交通模式,提前调整信号灯以预防拥堵。
区域协调控制:通过集中管理系统,优化整个城区的交通信号,避免单一路口调整带来的连锁反应。
华兴联投的这项专利技术,不仅体现了我国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更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信号灯系统将与其他智能交通设施深度融合,共同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城市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