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慈城古镇:抱珠楼里的文化复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慈城古镇:抱珠楼里的文化复兴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2A03F8700
2.
https://www.sohu.com/a/821682708_121123834
3.
http://zj.people.com.cn/n2/2024/1130/c370990-41060326.html
4.
https://hk.trip.com/travel-guide/destination/cicheng-town-120095/
5.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5/01-16/10354752.s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4/09/43806054_1134876351.shtml
7.
https://www.cztv.com/newsDetail/698296
8.
https://63stravel.com/public/zh/news/xian-gang-288/chun-jie-qi-jian-nin-ying-gai-zai-zhong-bu-di-qu-na-li-lu-xing-tui-jian-you-xi-yin-li-de-mu-de-di

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有一座被誉为“江南第一古县城”的慈城古镇。这里不仅保存了完整的唐代街巷格局,还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抱珠楼作为近年来发现并修复的一座清代藏书楼,正逐渐成为展示慈城文化的地标性建筑。

01

历史溯源:从尘封到重现

抱珠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是慈城著名药商冯本怀创建的私人藏书楼。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藏书楼逐渐被遗忘,直到2005年才被慈城历史文化研究者钱文华重新发现。

钱文华,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慈城人,自1982年起便致力于研究慈城的历史。他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将目光锁定在慈城始平路6号,并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印证,最终确认了抱珠楼的存在。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慈城文化研究的空白,也为这座千年古镇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02

文化价值:藏书楼里的文化记忆

抱珠楼作为慈城古镇的重要文化地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首先,它是冯骥才祖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祖辈就是慈城人,其祖父冯本怀正是抱珠楼的创建者。2007年,浙江图书馆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将慈城抱珠楼与宁波天一阁、湖州嘉业堂等著名藏书楼一同介绍,彰显了其在浙江藏书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抱珠楼的发现和修复,不仅重现了一座历史建筑,更唤醒了慈城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它见证了慈城作为“中国药业摇篮”的辉煌历史,也体现了浙东地区浓厚的藏书文化传统。正如冯骥才所说:“天下读书爱书人,共建共享藏书楼。”

03

现代复兴:文旅融合的新地标

2019年,抱珠楼藏书楼项目正式启动,经过精心修复,这座百年藏书楼于2022年重启面世。修复后的抱珠楼既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慈城古镇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如今的抱珠楼不仅是展示慈城历史文化的窗口,更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平台。这里定期举办书画展览、文化讲座和读书会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2024年,慈城古县城被评为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优秀单位,抱珠楼作为其中的重要文化地标,为古镇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4

未来展望: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随着慈城古镇的全面复兴,抱珠楼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它不仅是展示慈城历史文化的窗口,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通过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抱珠楼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抱珠楼的复兴,是慈城古镇文化复兴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慈城从一座千年古城向“文化复兴典范”的转变,也体现了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正如慈城镇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将持续优化古县城的发展格局,精心实施保护开发项目,推动运营管理迈上新台阶,将古城打造成为展现古代中国智慧与现代中国活力的‘文化复兴典范’。”

在未来的日子里,抱珠楼将继续承载着慈城的历史记忆,展现着慈城的文化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它不仅是一座藏书楼,更是一座精神的殿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慈城人传承文化、开拓创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